第75章 太上皇崩(2 / 2)

李承乾被父亲一吓,这才将眼泪硬挤出来。

随着李泰他们这一哭,整个大殿又哭成了一片。

许久后,李渊,这位结束了隋末乱世,大唐的开国之君就这样在一片哭声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0岁。

随着太安宫的大门缓缓打开,站班太监对着殿外大呼。

“太上皇驾崩了……”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紧跟着便是跪在地上为太上皇哭悼。

邓宏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跟李承乾一样,眼泪怎么也哭不出来,这倒不是他对李渊没有感情,事实上,李渊对他还是很不错的,以前他养的一条猫死了他都要伤心好几天,更何况这是堂堂一国之君呢。

尉迟恭见他哭不出来,于是让他用手指在舌头上沾点口水抹到眼睛上去,这是一种礼数,皇帝驾崩如果大臣不哭,那就是大不孝之罪,邓宏只好照做。

哭拜了一个时辰后,众臣开始回去换丧服,邓宏回到家的时候,显儿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丧服。

太上皇驾崩,李世民宣布停朝半个月,由于他在武德九年就已经继承皇位,所以不需要服丧那么久,更何况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所以朝廷宣布大臣为太上皇服丧一个月后,朝会照常进行。

按照规定,皇帝驾崩后需要选定良辰吉日,三个月之后才能下葬,所以服丧的事情,就交由皇亲国戚们轮流去做。

在此期间,邓宏虽然不用早起上朝了,但该做的事情他可一样没少做,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朝廷决定从长安修建一条直通陇右的直道。

这一来是为了方便加强对刚打下来的吐谷浑进行管理,其次也是为将来大军进入高原灭吐蕃做准备。

灭亡吐谷浑后,大唐西境最大的威胁便是吐蕃和更西方的大食,至于欧洲法兰克和拜占庭等国,双方距离遥远,暂时没有威胁。

八月,大唐的各藩属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长安祭拜李渊,唯有倭国和日渐强大的高句丽以山高路远为由没有遣使前来祭拜。

对于高句丽,李世民一直将其视为心腹大患,自隋朝以来,本是游牧民族的高句丽竟也开始学习中原发展农耕、扩建城池。

最让李世民无法忍受的是,近年来,高句丽隐隐在打辽东的主意,因此李世民早已心生出兵之意。

至于倭国,李世民倒是没那么在意,反倒是邓宏一直认为倭国威胁更大,天天在李世民耳边鼓吹“倭国威胁论。”

久而久之,李世民也将倭国当做心腹大患,二人甚至已经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同年十月,朝廷为太上皇李渊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这个当政九年,为贞观之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开国之君终于入土为安。

在关于谥号和庙号的选定方面,李世民给父亲上了一个“太武皇帝”的谥号。

只是选定庙号之时,由于太祖和世祖两个庙号,早在李渊登基前就追封给了他的祖父李虎和父亲李昞。

按周礼记载,开天辟地为之太,建国立业为之高,李世民认为父亲只是建国立业之君,并没有开天辟地之功,再加上太祖和世祖的庙号已经有人选了,所以就只能给父亲上了一个高祖的庙号

这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唐高祖。

李渊的葬礼刚结束,朝事也在正常进行,可随即而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长孙皇后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