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京城大公主?(1 / 2)

桐花根本没挂电话,而是把电话悄悄递给了北海老师。

至于北海老师那句他出多少钱吧,直接被林远听到了。

坦白讲,侠隐讲述的说是一个青年侠士李天然,为寻找师门血案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的故事。

但更多的它是老京城的哀悼之作,写的乃是北海老师小时候,在北惊的记忆。

对老京城的描写细节精确,味道醇厚,有一种“贴骨到肉的质感”

描绘出的京城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

北海老师出生在北平,13岁去了华夏弯弯,尔后又在米国呆了半辈子。

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最中国的和最西洋的,最平常的和最传奇的,融为一炉,才创造出来了一个理想的城市。

而真正的京城早已经消失,北海老师只是用文字使它复活,栩栩如生。

所以与其说《侠隐》是一部武侠,它更像是一本风土民情志,里面对于江湖、武功、门派的描写无甚特点,倒直指民国北平的那股乡愁,化不开的浓郁。

林远尤其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他还是把油伞交给了巧红,偏头看了看天,伸手接了接空中飘着的雨丝,又一张手,“这叫什么雨?”

她脸上浮起了笑容,“这不叫雨叫什么?”

他又抓了把雨丝,再一张手给她看,“这叫天上洒下来的云。”

再者,书中对老北惊的吃食方面,讲的头头是道,娓娓动听,

白菜猪肉饺子、灌肠、炒肝儿、豆汁儿,看书的时候,林远都会馋的直咽口水。

那时,他总在想,这本“快意恩仇”的故事,怎么总让人想去吃点东西呢。

也因为此,侠隐这部,改编成为影视剧的价值不高,前世,被追捧,也是到了无优秀作品可拍,资本家,导演偏爱版权,炒作起来的原因。

不过,这本侠隐,拿去出版,一定是争宠的对象。

前世这本书也是2007年在魔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而今的2005年,北海老师已经创作了三年。

这本书,他从开始写到出版,历经了六年时间。

准确说,他的创作生命线,是从2002年到2008年,因为出版第一版后,北海老师还对原作进行了修改。

而后出版了第二版图书。

话说回来,出版纸质图书的版权价格就便宜很多了,林远道:“北海老师,我对您这部作品,很喜欢的原因,在于我对您文字的喜爱。”

“实际上,我觉得文字是最性感的东西,他可以在作者的笔下生花,成为想要变成的一切。”

“我就是北惊人,您对于老京城的描写让我对于那时候的京城很向往。”

“但是我们都知道,那只能在文字下复苏,的确再也找不回了。”

“这部作品变成影视作品的难度很大,也并没有桐花那部清穿的年轻化和戏剧性,所以我只能出价10万到15万。多了,我就接受不了啦。”

林远还是觉得要坦诚一点,纵是姜姐姐把他拍成了邪不压正,却也是另外改编的剧本了。

林远买过来,内容还要自己填充。

章北海想了想,这价格比起出版来,的确贵了一些,但是,“林先生,我其实幻想过,这部侠隐能够拍成影视作品。”

“如果你可以保证,这部作品能够拍出来,我或许可以考虑,20万把版权给你。15万有点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