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地心引力》的创举(1 / 2)

娱乐圈火爆天王 梵辰 1779 字 10个月前

经过接近半个小时的准备之后,两条机械臂重新举起,一条机械臂托着周讯,另外一条机械臂托着灯光。 周讯按照要求,缓缓地开始动作。

罗陌看着监视器……嗯,现在来说一切都还比较可以。

用机械臂主要是为了拍出太空中的失重感。

众所周知,宇航员在离开了地球之后,因为失去了地心引力,就会陷入失重状态……在失重状态里,传说中的飞行变得很有可能。

失重就是一种状态,神奇的状态。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天庭,就是漂浮在空中,悬浮也是人类的一种梦境。只是,要营造这种梦境,需要花费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拍摄失重环境,人类从零开始,探索了太多太多,但直到现在,也仍然还是一个拍摄中的大难点。

拍摄失重环境的办法,有水中模拟,有吊钢丝,也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办法,当年最**丝的做法甚至是让演员们在弹簧上往前跳模拟在月球上的重力减弱的场景……那是一部50年代的月球片。

可就算是当年的那些技术总是那样地原始,但毕竟是最初的探索阶段,正如人类的电影工业,也是从《大都会》逐渐进步到后来的《银翼杀手》,再到《云图》里那美轮美奂的人类世界,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慢慢进步的,有了最原始的探索,才会有以后的进步,大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而且,人类的技术不管怎么发展,也都和以前的最原始的东西有着一定的联系。

德国神片《大都会》,成为当时最贵的电影,用黑白电影的原始技术,拍出了未来的想象世界,在以后的各种反应未来城市世界的影像里,都没有办法脱离《大都会》那无数轨道,天空中各种飞车纵横的未来世界的架构。包括《银翼杀手》、《回到未来2》、《云图》、《逆世界》乃至《星际迷航》全都是那样……

人类拍摄失重的技术,也是那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在拍摄人类失重景象的历史上,有《2001太空漫游》、《阿波罗十三号》这样的里程碑似的电影。

《2001》太空漫游采用了一个划时代的拍摄失重场面的方法——在一个圆环形的屋子中,固定一个摄像机,然后让演员跑起来,摄像机录下来的画面看起来就像演员是沿着屋顶在跑步一样。

这个圆环形的屋子,花费了很高昂的代价,但这也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一大高智商举动,突破了以往拍摄失重场面的桎梏,到达了一个高境界。

《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无论是作为科幻电影还是作为太空电影或者是作为特效电影,都无法忽视的电影……这部电影出现了很多划时代的东西,尽管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让斯坦利消耗了无数的金钱,结果却鼓捣出一些让平常影迷觉得乏味而单调而沉闷的东西。但这部电影里采用的特效,传达的思想,还有很多奇思妙想的拍摄,也会成为人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当初罗陌拍摄《盗梦空间》里的电梯和酒店失重的场面,就是受到《2001太空漫游》的启发,才会实景搭建一个圆环形屋子。不过圆环形屋子这种东西,实用范围很小,只能拍摄太空船或者其他特定场景里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应付宇宙那个宏大的背景。

《阿波罗十三号》也是一部和《地心引力》在某些程度上有所相似的太空灾难片,而且《阿波罗十三号》采用了真实事件改编,属于剧情片的范畴。《阿波罗十三号》拍摄的失重画面,是影史上最经典的失重画面之一,就算到了2012年仍然丝毫不让人觉得过时失望。这样的失重场景源于十分昂贵的拍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有一个训练装置叫做‘呕吐彗星’,是他们改装的一艘波音kc135,它能把全体成员带到高空然后自由落体下坠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舱内所有物体和环境都是相对失重的,一次飞行能获得差不多25秒的失重时间。《阿波罗十三号》的导演朗·霍华德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玩了612次失重飞行!并且在612次的失重飞行次数里,拍摄完了234分钟的失重时间镜头,这个方法把失重问题解决得非常彻底,成为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种办法却无法拍摄舱体外的失重镜头,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租用得起nasa的设备,至少罗陌不可能去那个地方拍摄《地心引力》。

罗陌使用的拍摄失重的办法,就是在黑屋子里,在特定的光源下,用机械臂把演员托起来,然后用特定角度的摄像机来拍摄演员的失重场面。

毕竟,大银幕上的失重并不是真的失重,而是画面视角的失重。所以,创作者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处理变换的视角问题,而不一定非要像《阿波罗十三号》那样在真正的模拟失重的场景里拍摄画面。

变换视角其实说来也很简单,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在地面上爬行,把地面上描绘出高楼大厦的景象,那换个角度让摄像机和地面平行地拍摄,就能拍出人沿着高楼大厦攀爬的效果,美国有一个综艺节目就是人们躺在地上表演,然后摄像机从高空拍下来,拍出二维画面的效果,用的就是这种原理。

同理,只要变换摄像机的视角,就能拍摄出仿佛演员在天上飞行的效果来。

机械臂就是这样拍摄的神器,能够时刻调整演员的角度和方位,再加上另外的机械臂调整灯光和摄像机,失重的效果也解决得相对而言比较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