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周瑜真的是这样一个性格么?实则不然,这都是罗贯中为了美化刘备和诸葛亮所使用的手法。
正史中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与气量狭小完全搭不上边。
东吴老将程普,跟随孙坚南征北战多年,自以功高,便因此瞧不起年轻的周瑜。
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反而是很尊敬程普,最终程普被周瑜所折服。
事后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
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便可以看出。
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
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东吴两任都督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外加笨得出奇之人。
周瑜一生征战,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
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
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
故此当时有谚曰:“曲有误,周郎顾。”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
若从周瑜与孔明二人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无论在哪方面来看都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至于周瑜是如何死的,暴病身亡是最符合历史真相的死法。
周瑜年少体弱,十六岁时曾大病一场,周异为他请来宫中御医为其诊治,御医把脉后说周瑜以前读书用脑太甚,又染过风寒,久病不治,治不除根,日积月累病情愈发严重,后经救治,这才得以幸免于难。
210年冬,周瑜终因长年征战劳累过度,箭伤和旧病同时复发,救治无效,回天乏力,于巴丘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按照周瑜正常的岁数来看,这时候周瑜应该正是求学的阶段,若是周瑜能来蓟县书院读书,那可真是太好了!
要知道,周瑜可不是一个谋士,而是能独当一面的领兵大将!
虽然吕布所处的三国世界是演义和历史交汇的世界,对于周瑜的性格吕布也不是非常了解,但直觉告诉吕布,周瑜绝不会是个气量狭小的小心眼!
用最简单的方法推断,若是周瑜真有那么不堪,以孙策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又怎么会让周瑜手掌大权?
要知道,江东虽然地盘不大,但人才可是不少,虽说未必能找到一个和周瑜比肩的,但找个差不多的,绝对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
看过花名册之后,吕布缓缓的叹了口气,希望周瑜能过来求学吧!
虽说吕布手下各种类型的人才都已经有不少了,但人才这东西就和钱一样,只要脑子好点的,没有人会嫌多。
吕布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也不至于达到没脑子的地步,这点事情还是能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