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第二个站出来,赞同陆宇:“神武侯所言非虚,仁与孝,确实为我大汉立国之本。”
其余百官,也纷纷赞同。
哪怕他们再不爽陆宇,也不可能反驳儒学的核心思想,真要敢干,那可就是欺师灭祖,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见大家一致认同,陆宇点了点头,但马上话锋一转:“那就奇怪了,君子尚且治国以仁,为何世家大族,对待自家的骨血,却如此苛待?”
陆宇便把黎丰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件事情因为李儒的刻意传播,早就在洛阳城内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许多的话题和争论。
听到陆宇提起此事,袁隗和杨彪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而接下来的事情,果然儒他们所料一般。
陆宇直接就此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声喝问:“都是一家一姓,有的甚至是同源血亲,富者妻妾成群,锦衣玉食,贫者落魄无依,拮据而死,此举仁乎?”
站在大殿之上的官僚,哪个不是举孝廉出身?
他们本就是世家豪族之中的既得利益者,陆宇说的话,他们听不明白吗?
不,他们非常明白。
但他们不敢赞同,世家豪族要立足,就必须集中资源,在少数主脉手里,如此才能维持自身的强大,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而集中资源,必然有人多有人少,因此造成人间处处有不公。
这是“仁”吗?
当然不是!
大家同是一个先祖,体内流淌着相同的血液,凭什么你分得多,我分得少,甚至分不到手,还被处处打压针对?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一个组织,无论是国家还是世家,想要发展就必须对内压迫剥削,集中资源。不这么干的,都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迅速淘汰。
为此,后来的儒家,甚至渐渐淡化了仁义的概念,而去重点强调孝悌。
为何如此?
仁义,是上对下,本质上,代表的其实是下位者对利益的合理诉求。
而孝悌,却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要求,是下位者必须做到的义务。
淡化权益,强调义务,目的是为了什么,不言自明。
现在陆宇就是要扯下世家豪族的这层遮羞布。
你们不是整天将孔子的教诲放在嘴边吗?不是整天拿仁义说事吗?行啊,现在我就分割你们的财产,允许庶出和旁系,也有资格参与到家族财富的分配之中。
谁敢反对,谁就是不仁不义之徒!
“臣恳请陛下,颁布新的《遗产法》,家主若是身故,那么无论庶、嫡,皆可继承遗产。”
庄严肃穆的大殿上,陆宇的话,掷地有声,顿时掀起一片惊涛骇浪,让众臣闻之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