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弃听完后已经彻底明白,郑重道“大王所言甚是,臣明白了。惟愿大王,此行一切顺利。只是臣这里,可有什么需要安排要做的。”
杜启说道“你盯着陈有得,随时禀报消息。如果他一直在城内按兵不动,你不必采取行动。如果他要离开,便果断拿下。总之,你自己临机决断。”
“是!”
杨不弃答应了下来。
杜启摆手,杨不弃转身就退下。
杜启略作思考后,吩咐关之澜把上官仪、马周和来济喊来,同时关之澜也列席末座。杜启大体说了陈有得的事情,便道“根据杨不弃的推断,大唐方面极可能采取行动。这一事情,你们怎么看?”
上官仪没有立刻说话,仔细的思考着。因为陈有得传出消息后,大唐是否会采取动作,这是需要预判的第一点。第二点,则是大唐如果采取动作,将会如何安排人员进入。第三点,则是一旦大唐要出手,哪里是最合适的地方。一系列的安排,都要琢磨清楚。
上官仪、来济和马周都没有说话,静静思考着。
关之澜也在思考。
如今关之澜跟在杜启的身边作为书吏,实际上也是亲随。他是最后来的,年纪不大,也见识了上官仪等人的能力,打听到上官仪等人的种种事迹,对于三人很是敬佩。
平日里,他都以先生称呼三人,向三人学习,俨然把三人当作老师。
杜启是乐见其成的。
关之澜这小子颇为聪明,有悟性,所以杜启倒是希望关之澜能学到许多东西。
好半响后,马周率先开口道“大王,臣认为大唐方面,肯定会安排人潜入伏击您。”
杜启说道“理由呢?”
马周阐述道“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如今驻扎在瓜州境内的军队主将,依旧是侯君集。此前长孙冲到高昌城交换人质,侯君集得以解脱,回到大唐境内。”
“根据哨探传回的消息,侯君集离开陇右道后,径直回了一趟长安。大唐皇帝李世民不曾处置侯君集,反倒是勉励了一番侯君集,便再度把侯君集安排到瓜州来。”
“显然,这是皇帝故意为之。”
“因为侯君集对大王有仇恨,所以留下侯君集在瓜州,才能操练将士,才能为将来复仇做足准备。如果瓜州方面,仅仅是苏定方其人,苏定方这个人很克制很冷静,他绝对不会采取行动。但侯君集不一样,他被大王羞辱过。”
马周侃侃而谈,更是笃定说道“所以臣预判,侯君集得了大王在柔远县边境的消息,肯定会安排人潜入柔远县境内,伺机对大王动手。”
杜启颔首道“马周的分析,合情合理。上官仪、来济,你们认为呢?”
上官仪道“臣赞同。”
来济也道“大王,臣也赞同。”
杜启见状便又看向马周,道“马周,既然你有了第一个论断。那么后续呢,你认为侯君集一方会如何再安排。”
马周略作沉吟,又继续道“大王,臣有第二个预判,那就是侯君集一方派遣的士兵,肯定是化整为零。因为要下毒,侯君集的人手和自愿不够,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能力,无法安排人靠近大王,不可能从食物上下毒。”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伏击。而既然要伏击,考虑到有摩勒多在,肯定需要大量的人,至少也是千余人。”
“有这一前提,才有机会伏击。”
“臣预判侯君集采取的策略,是化整为零,所有人改变妆容后在柔远县境内集合,再寻觅机会伏击大王。只不过臣因为对柔远县境内的地点不熟悉,眼下还无法预判对方会在哪里出手。”
马周的第二点判定,杜启仍是点头赞同。马周的分析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极为合理。他倒是没有询问,而是看向了上官仪和来济。
上官仪安排人取来地图,说道“大王,臣赞同马周先前的分析。而臣对于整个夏国的地图,却是有所了解的。臣刚入夏国时,沿途了解地形地貌,所以熟悉柔远县境内的一个概况。按照马周的推断,臣认为大唐一方,侯君集如果要布置伏击,其选择的地方,肯定是柔远县东面三十六里的风壑谷。这里,是最合适的地点。”
杜启起身走到地图的面前,看着风壑谷的位置,道“上官仪,你的理由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在大唐当侯爷》,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