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打骨折(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2054 字 6个月前

第853章 打骨折</p>

四合院的牌匾虽然还没挂上去,主要有些资料还在审批中,李建昆走了不少关系,应该快的,暂且就称呼它为创业家杂志社吧。</p>

在距离创业家杂志社不远的东厂社区,李建昆物色到一家小印刷厂。</p>

这片社区位于大草厂胡同以北,美术馆大街以南,东至王府井大街西侧,西至北河沿大街东侧,为啥叫……东厂,咱也不懂啊,不知和永乐的那个有没有关系。</p>

小印刷厂叫“红星印刷厂”,挂靠社区的企业。</p>

该说不说,红星这种厂名,眼下全国没有一万,也有九千。</p>

“李同志,您的这个要求,咱没法满足啊。”</p>

红星印刷厂的厂长办公室里,冯大山一脸郁闷,搞这个厂子两年多,也印了两年多的盗版小说,本以为终于能扬眉吐气一把……钱不钱的先不提,咱就想印点有格调的东西。</p>

谁承想,单是人家要求的一个彩色工艺,他的老掉牙设备就拿不下来。</p>

李建昆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他难道不知道这厂子不靠谱吗?</p>

他是来做生意的么,不,他是来一发入股的。</p>

当年一点政策没有时,他就办起了民营企业……</p>

“你?你不也就是个……搞挂靠的吗?”</p>

“筹啊,贷啊。”</p>

把厂子办成这样,已经掏干他亲朋好友的所有口袋,要不是半辈子耗在印刷业,其他的啥也不会,原来的厂子又不景气,被迫下岗了,谁乐意干这个。</p>

“你说真的?”</p>

主要问题是他不懂印刷行业,也实在没时间和精力去办一家印刷厂。</p>

他以为李建昆的杂志社,也挂靠在哪个集体下面,但还真不是。李建昆办的是实打实的民营企业。</p>

地啊钱啊的,这都好说。</p>

办杂志社,必须要有自己的印刷厂,这年头民营企业没地位,指望别的印刷厂行不通。</p>

冯大山眼珠子骨碌碌转着,心头很是狐疑,又想着假如真有戏,他似乎左右不吃亏。</p>

“李同志,您是有钱人,站着说话不腰痛啊。好吧,就算能筹到钱,想搞到您要求的那种档次的设备,得去国外进口……您看,筹到人民币也不顶用。”</p>

李建昆熟悉未来走向,没这个顾忌。受他影响,像小王的山河古玩城、鲁娜的幸福百货,也是民营企业。</p>

“冯厂长,咱俩打个商量行吗?要是我能帮你搞来这种设备,我们二一添作五,合伙干成不?”</p>

有了先进的设备,自然不担心没有大生意,哪怕分出一半赚头,他肯定也比现在挣得多。</p>

这年头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会选择联营或挂靠的模式,主要是担忧。</p>

“比金子还真。”</p>

“这你甭管,我有门路。”李建昆也不解释。</p>

李建昆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p>

当然,说到猛,还得是陈春仙猛。</p>

“冯厂长,不是我说,你们厂的设备也太老了,连個挂历也没办法印啊,怎么不换套新的?”</p>

冯大山叹息一声:“钱呢?”</p>

冯大山打算信他一回,反正见到设备再谈后续,他也不损失什么。</p>

李建昆心想,妥了。</p>

占一半股份,创业家杂志搁这儿印刷,指定不带花钱的,说不定靠着其他业务还有得赚。</p>

重点是,作为半个老板,厂子能以创业家杂志为主。</p>

既不用自己出场地,也不用自己出技术人员。</p>

无非花几个钱添置设备。</p>

大概率也要不了几个钱。</p>

大山同志的耳目不算聪慧啊……</p>

知道靠什么创造利益最来菜吗?</p>

信息差。</p>

一九八五年,是一个格外嚣张的年份。</p>

经过一九八四,这样一个奇迹之年后,社会上多出不少有钱人,从而形成了攀比式消费。</p>

消费带动生产。</p>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大企业便在争相引进采购设备。这种积极性在历史书里被称作“诸侯经济”。</p>

有个数据:一九八五年,我们的贸易逆差达到前所未有的一百四十亿。</p>

外汇贮备消耗极大,在盲目冲动之中,也造成了许多设备的重复引进。</p>

恰好李建昆知道,首都某地正在“悄默默”举行易货会。</p>

据说全国都有人来,他不信淘不到一套印刷设备。</p>

……</p>

……</p>

王秉权和李建昆从皇冠车上下来,这年头有一点好,车在路边随便停,不担心被贴条……</p>

两人沿着广场上的石板路,走向靠内的一座占地不小的展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