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清除冗官,精简机构(2 / 2)

此一罪,倒是证据确凿,朕已经下令各郡守、都护府等将当地一应参与人员就地正法。</p>

按众人罪责大小,该杀的杀,该贬的贬。</p>

相信过不了多久各地将会把结果送到成都。</p>

至于其中牵扯到的朝中官员应如何处置,朕还是希望听听诸位的看法。</p>

毕竟他们人在成都,能被朕提名,完全是因为受族人、亲属牵连。”</p>

话音刚落,李福快步跨出班列,稽首向陛下道:</p>

“启禀陛下,此事臣有看法!”</p>

“哦?李尚书一向对于朝中之事颇有见地,此次又被族人李仁牵连。</p>

汝之建议,朕还真的听上一听。”</p>

李福躬身谢过陛下,整理下思绪,正色道:</p>

“回陛下,此事应当与前些日置换土地之事一同来看。</p>

臣以为,不论吾等派出何人前往管理新置换土地,离开成都后,其行为当不受吾等约束。</p>

一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p>

即便是族亲、嫡子,吾等身在成都之人也不能就保证可控制其言行。</p>

既然陛下是根据诸如李仁、王振、谯聃等在当地管理所置换土地之人,反推出他们所犯之事与吾等族长、父兄等有关,那吾也可认为,是他们瞒过吾等,借着家族、父兄威望行一己之私欲。</p>

望陛下明察!切莫武断,将吾等在朝中无辜之人,误认为同谋!”</p>

不等陛下回应李福之言,谯周在杜琼授意下也出了班列。</p>

“启禀陛下,臣有事奏!”</p>

“嗯!汝兄亦在抢占蛮夷土地之列,谯典学之言朕也当听之。”</p>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个郡守、都护府严查,待将证据掌握、来龙去脉查清之后,陛下方可依照实情再做判断。</p>

以我所知,愚兄和吾同为少贫爱学之人,数十年读遍圣贤之书,也皆为蜀中经学儒士。</p>

吾兄参与抢占蛮夷土地之事,怕不是本意,多半是受奸人胁迫、迷惑所为。</p>

此一点也望陛下明察!”</p>

谯周话音刚落,班列之中又走出一员朝臣。</p>

“臣蒋琬有事启奏!”</p>

李福见蒋琬出列,怕蒋琬说出对益州诸公不利言语,赶忙向蒋琬稽首道:</p>

“此事与大将军身边之人又无甚关联,吾看大将军还是不要掺和了吧?”</p>

蒋琬先向陛下一拜,而后笑着对李福道:</p>

“陛下询问的是朝堂诸公,又不局限于李尚书等益州人士。</p>

况且吾只是欲提出些解决办法,汝等那点破事,本官还真不屑一顾。”</p>

“哼!既然不屑一顾,为何在吾等与陛下交流之时打断陛下思路?”</p>

李世民见二人针锋相对起来,怕一会闹将起来,影响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赶忙打断二人道:</p>

“公琰,李尚书,汝二人不必争吵。</p>

此案虽已查出诸多参与之人,但其来龙去脉尚不明确,监察之权也已下放郡县以及都护府,朕不会马上就治谁的罪,定然是要等个郡报告的。</p>

今日在朝堂之上,针对此事,大家皆可畅所欲言。”</p>

陛下既表态,李福也就不再阻拦,白了蒋琬一眼,不情愿的回了班列。</p>

蒋琬不理李福,只看向陛下,躬身一拜,而后稽首道:</p>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之所以会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如今朝堂内外官制混乱、臃肿。</p>

众多官员之中,有才能且尽忠职守者恐怕不足半数。</p>

否则诸如此等一郡之中从低到高每层皆有官员参与之事,便不可能发生。</p>

但凡官署之中有多数心向朝廷,兢兢业业之官员,发现有欲破坏朝廷政令者,早就出手阻止或是上报,将违法之事扼杀。</p>

从个郡急报来看,甚至有可能一郡之中大小官员联合起来蒙蔽太守,主动配合歹人破坏朝廷政令!</p>

还望陛下以此事为引,严查朝堂内外所有官员,清除庸官、冗官,令朝堂内外官场清明!”</p>

(/95300/95300249/1342960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