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明示!”</p>
毕自严微微躬身,眼中满是疑惑之色,群臣亦是如此。</p>
刚开始的时候皇帝可是说了,是义务教育,那就是免费的,学生自然是积累的越来越多了。</p>
崇祯提笔蘸墨在木板挂着的宣纸上刷刷了写下一行行的数字。</p>
“在朕的设想中,无论是三个层级的学校,每个学年都是两个学期,上学期是每年九月开学,这个时候秋收基本已经完成了,入学也没有太大影响,</p>
然后到腊月半左右放假,下学期次年二月初开学,七月半放假,七月半放假刚好赶上了秋收。</p>
当然了,为了配合耕种,种水稻的区域在插秧时节可以放三至五天假、种小麦的区域也是类似,不确定具体放假时间,根据当年雨水、天气等情况进行调整。</p>
年假和暑假,一是为了让孩子好好休息,二是让教书先生调整心态陪陪家人,三是大学的学生可以趁着放假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p>
第二,每此放假前都需要考试,上下学期的平均分的前几名给予一些银两、粮食等等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
第三,社学第三年的暑假考试分数决定着是否能往上晋升继续深造。</p>
社学毕业相当于秀才、郡学毕业相当于举人、国学毕业相当于进士,按照礼部历次科举的统计,秀才录取为四十取一、举人录取为五十到八十取一、进士录取为三十取一左右。</p>
但考虑到富商士绅家的孩子启蒙比较早、家庭条件比较好能请东席先生,如果按照秀才录取比例,那么平明百姓就没有机会了。</p>
所以,为了给平民百姓一些机会,郡学录取比例调整为十取一。</p>
上了三年的社学和三年的郡学,六年时间若是刻苦,虽然还无法追平富商士绅家的孩子,但也是差不了太多。</p>
为了照顾一下,录取比例适当降低,大学录取比例调整为二十取一。</p>
按照秀才的十取一来算,六十万社学学生有六万人可以进入郡学,郡学升大学按照举人的二十取一,大约有三千人进入国学。</p>
但实际人数肯定会多出几百人的,现在国子监的贡生人数是大学的数倍了,这是可以接受的吧。”</p>
群臣盯着宣纸上的数字,先是点了点头,而后齐刷刷的摇头。</p>
点头是他们认同皇帝所说的大学三千人的,摇头是按照皇帝的这个算法,所需银两依旧是相当高的。</p>
“陛下,社学一年六十万,三年就是一百八十万,提供吃,人均三两足够了,也就是五百四十万两,郡学和国学的十余万人所需五十万两也是大差不差了,合计五百万两。</p>
这依还没有算上修建学校、后期维护、教授先生俸禄等等,所需依旧是庞大无比。”</p>
“毕尚书,如果只是五百来万,能造福万千百姓,这笔银子还是可以投入的吧,多了不敢说,出个三五十个徐院长、宋院长、王院长这样的人才,那我们就算是赚到了。</p>
如果再除去院试、乡试、会试等等所耗费的费用,实际上可能只有三四百万两。”</p>
“刘尚书,如果只是三四百万两,以大明如今的情况自然没有太大压力!”</p>
毕自严轻轻的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无奈:“但这只是前三年的,而后每年人数都会多出六十万人左右,因为社学无法晋升郡学,那就会继续考。</p>
如果再算上盛世到来后人口迅速增加,每年可能都会多出七八十万,十年后可能就是千万学子了,得多少银子?”</p>
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