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黄道周声音低沉了几分:“实话实说,诸位都知道制造一艘商船最主要的是木料,至少得耗费两年的时间来去除木性,</p>
工业研究院响起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将现有的漕船拆掉一部分用于制造粮船用于漕运,原本储备的木料用于制造商船出售给诸位,</p>
如此一来,即便是朝廷开始恢复和整合淮安清江造船厂,目前估算一年也只能产出千艘左右的蒸汽机商船,满足战船的需求之后,商船和漕船各一半,估摸着只有五百艘,</p>
所以本官再问一次,到底要不要蒸汽机商船,现在可以在本官这里订购。”</p>
话音刚落,众人心中猛地一惊。</p>
但却是没有人立刻出声,几乎所有商人都在皱着眉头,眼中满是纠结和盘算。</p>
黄道周刚刚说的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本,他们是认可的,但认可并不代表着会无限支持。</p>
他们是商人,商人的本质是唯利是图,一艘三千六百两银子,那得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来?</p>
朝廷自己的漕船无所谓成本,自己却是不能不考虑。</p>
可问题是只有五百艘商船对外开放,错过了就得等一两年,以商船的速度,别说一两年了,哪怕是半年都能错过很多市场份额。</p>
一边是成本和利润,一边是市场份额,左右为难。</p>
另外还有倭寇和荷兰等海外诸国威胁,虽然大明战船能威胁诸国,但那需要时间来震慑,在这期间万一被干沉了,找谁说理去?</p>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成本够低,但西北大旱在蔓延,百姓都活不下去,哪来的银子去购买货物,指望着沿海吗?</p>
那么买商船的意义在哪里呢?放着生锈吗?</p>
“黄大人,一艘船需要几个工匠操控?”</p>
“黄大人,您刚刚说蒸汽机烧煤,敢问前进一里路需要多少斤煤炭?”</p>
“黄大人,煤炭在哪里可以得到补给?”</p>
“黄大人,一艘商船可以用几年?或者说蒸汽机可以用几年?”</p>
……</p>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出,全都是关系到成本的问题。</p>
可换来的却是黄道周的沉默。</p>
众人很是无奈,他们们不知道朝廷不公布成本是在考验他们,还是借此限制订购数量,减轻船厂压力。</p>
“黄大人,我们洞庭商帮的两百艘不会更改!”</p>
席端攀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现场的沉默,众人再次惊叹,可依旧是无比纠结。</p>
“黄大人,我徽州阮家愿意订购八十艘!”</p>
“黄大人,我们福建同安陈家商号愿意订购五十艘!”</p>
“黄大人,我们抚州临沧朱家愿意购买十五艘!”</p>
……</p>
听着依旧有商号愿意订购,黄道周松了口气。</p>
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不让他先公布成本等等,而是先说价格,然后逼着商人订购。</p>
好在目前看还有几家盲目支持朝廷的,没有冷场。</p>
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方家快速走了过来,递了一张纸给他,有些奇怪的他接过纸上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巨变,怔在当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