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明内参,未雨绸缪(2 / 2)

只有经验互通有无了,才能短时间内实现快速的发展,才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朕举个例子,就说在西安时王徵发明的风轮推力取水车,从西安传遍整个大明需要多久一年还是三年、五年

或许只能在陕西、甚至某个府内传开,这不就浪费了吗

整个大明一年少了多少粮食百姓少创造了多少价值

如果我们有【大明内参】这本书,每月一次,等大明驿站整顿完成,依托驿站,两三个月就能传遍大明。

同时获得日月勋章、星辰奖章的将士们也能刊印在上面,算是弥补朝廷层面的志刊吧!”

嘶……

两人眼中满满的震撼之色,实在是皇帝的思维太超前,想的太远了。

如果这本大明内参能完成,再加上大明日报,那真就是足不出门知天下了。

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各个商家案头的必备书籍,因为里面可能会蕴含无限的商机。

而且皇帝的解释中透露出了很多消息,诸如学府教育等。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研讨的时候,他们就有所猜测皇帝可能会对学府改革的,结合大明日报、龙井关国子监监生们的处罚,似乎就能解释皇帝对孔家打压的原因。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佩服!”

孙承宗感叹了一句:“陛下,臣等怎么做”

“这只是一个规划,暂时还无法实施,你们先思考一下,做做规划和样稿,物色合适的人才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日能完成的,

朕希望某一天时机成熟了,一声令下就能动起来!两位可明白”

“陛下还年少,已经做的很好了,纵观历代皇帝在您这个时候能做到这个样子的,都是极少数,未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

“大好的时光可不能浪费在等上面了!

朕可以等,但万千百姓等不起呀,能早一天就早一天,只是要辛苦两位了!”

“陛下这话让臣等汗颜了,是臣等愚笨,未能为陛下分忧!”

袁可立和孙承宗两人听着崇祯的话大受震动。

“好了,咱们君臣三人就不用这么客套了,差不多中午了,陪朕用午膳吧!”

崇祯说完看着王承恩:“大伴,通知御膳房多做几个菜,送到御花园吧!”

“两位爱卿,咱们去御花园坐坐,透透气!”

两人立刻行礼,跟在崇祯身后。

只是刚出武英殿的殿门,就看见李若涟急匆匆的从远处跑了过来。

看着脸色凝重的李若涟,崇祯叹了口气,转头看着袁可立两人:“又来事情了,两位爱卿先等等吧!”

说话的功夫,李若涟就到了跟前,立刻朝着崇祯行礼。

“陛下,锦衣卫从绍兴府传回密报。”

“绍兴府”

崇祯有些错愕,随即反应了过来,脸色瞬间严肃了起来。

“呈上来!”

eph7cbiqu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