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中海之梦 第51章 朝野“野”了-中(1 / 2)

宋战世界史 著作佐郎 2103 字 11个月前

饶州,即后来的江西上饶,境内的德兴,拥有着亚洲最大的铜矿,乃是李宁在南方最为看重的地区之一。

而自从梅尧臣打破原有历史轨迹,前往福建路上任之后。李宁便可以通过他与饶州知州的关系,进一步的拉近两地的联系。

至于饶州之州是谁?那对于李宁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因为他曾经多次出现在语文课本上,这位在景佑党政当中被贬饶州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改革家、诗人,如果出现在百科全书上的话,想必头衔是和开国元勋们差不多的。

而纵观大宋300年历史,尤其是北宋这百五十年,能够担当起如此全面之头衔的人物,也唯有他一人。

他的名字是:

范仲淹!

今天这位蜘蛛大人起得非常早。但他没有前往州学去讲课,而是兴奋地和幕僚们谈论起了一件发生在福建路的怪事。

“前些天你们说起光幕,我还道是什么新奇景观惹的你们如此关注。却不曾想,它竟然为我大众带来了一片新的疆土。这个李宁,真的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

“东翁说的甚是,不过东翁可知,这位李宁与您一样也心向教育。他在光幕两侧举办学校的举措,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允准。听说有多位海内名儒都已经应邀前往那里讲学。”

“竟……竟有此事。”范仲淹激动得拍案而起,自从被贬值到地方之后,他最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兴办教育。

刚到这里的时候,他就迁建州学,聘请名师,进而聚拢起了一大批学生。

海内士林对这一证据也都是赞誉有加。

这是万万没想到的事,有人竟然也在做着和他一样的构想。却没有被他这位同志所知悉。

这让他感到何其遗憾。

多少年的宦海沉浮,让他知道得一知己是多么困难,然而有这种志同道合的人摆在面前,让他恨不能立刻手书一封,托人送往泉州。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更加让他惊喜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幕僚缓缓掏出一封书信,口称:“这就是那位鲤城李宁的亲笔书信。他说想请您前往泉州,与他共同探讨一下学校创办的问题。此事他已经上奏官家,以官家对他的重视来说,肯定是会云准的。”

范仲淹大喜过望,他立刻抢过书信,激动的阅览起来,周遭的其他幕僚们也为东翁感到着实高兴,如果能够前往泉州的话,也总算是离开了这个贬谪之地。

然而范仲淹的脸色却在这个时候微微的僵硬起来,幕僚们与他相处多时,自然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异常。

“东翁,出什么事了?”

“这个梅圣俞,投奔的好主公!”范仲淹有些不满的将书信拍在桌上,然后向自己的幕僚解释道,“这个李宁,竟然希望在自己的学校里教授那些夷狄的语言和文化。我华夏贵胄,即便不如北朝强大,也没见几个去学那些学问的。”

“这——”幕僚们面面相觑起来,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北宋的士大夫们虽然正面临着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但迂腐的气息依旧在他们当中蔓延,即便通晓时务如范仲淹者,也不会轻易同意去学习什么契丹文字。

至于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希腊文字,则更是休想。

然而,幕僚们早就受过梅尧臣的嘱托。因此在这个时候纷纷跳出来解说道:“夷狄之学,虽然是旁道左门。但他山之石尚且可以攻玉,我辈博学宽仁,又岂能容不下外邦的小小学问。”

“说的正事啊。忽视夷狄之学,导致国朝士大夫们很多都不懂契丹文字,然而北朝之存在与国长而言,又委实是一大威胁。古人尝言,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如今我辈连契丹文字都不了解,又何谈知彼知己?”

“李宁之所以如此建设学校,自然也是冲着这一点去的。要不然,那突兀出现的光幕,以及什么亚历山大帝国,又该如何应对?”

“而且他还担心,这光幕恐怕不会只有一个。听说此事就连官家也十分忧心,命他多多培养应对光幕以及所谓穿越的各种人才。也是因着这个想法,官家才会同意他,调集海内如此之多的重臣名人。”

听幕僚们七嘴八舌的一阵劝说,范仲淹终于也开始转变想法。

前些天你报上曾说,那个什么亚历山大,曾经在格拉尼卡斯会战时,以两三万兵力大破两倍于己的敌军,损失不过数百人。

这样的军事奇才,如果像西北那位赵元昊一样野心勃勃,那对皇宋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而不幸的是,从传回来的情况来看,那位仁兄确实野心勃勃,而且一旦在福建展开侵略,那么防御薄弱均是散漫的南方州军,恐怕根本无力阻挡。

而一旦形势糜烂,那么皇宋将面临北朝、西北、东南三面夹击的被动局面,而正南方向的那个交趾王国,其实也不算特别老实。

如此全面被动的局面,于皇宋来说,自然是没人愿意看到的。

如此说来,李宁与庞籍的吓阻之功,恐怕将会显得更为重要。

而结盟之举,更是如同神来之笔一般,为东南各路免去了复兴之患。

这一切,说不得都有李宁从中牵线的功劳,而他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多半是通晓夷语,熟知夷情之故。

照此说来,夷语夷情,恐怕确实有在学校里教授的必要。

毕竟北朝契丹自唐朝出现以来,就一直和汉民打交道,因此边境上通晓契丹语的国朝人士并不在少数,只是士大夫们很少以此为学问而已。

但光幕的出现之突兀,亚历山大战力之彪悍。都让人有一种迫在眉睫之感,所以必须拿出最好的人才去掌握这些夷情夷语。

由此,恐怕就真的要耽搁一批青年士子的仕途了。

顿时,范仲淹又觉得一批好苗子要被糟蹋了。

可惜国是如此,而所谓的青年士子们,终究是要培养起来成为国家栋梁的,他们不学这些东西又让谁去学呢?又该学什么呢?

自己在教学的时候,也没有全然按照古典章句去教育啊,对于武学和农技的重视,一直也都贯彻在他的教育理念里,并在现在以及未来的改革当中赋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