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皇帝显然是扛不住大臣们的撺掇,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
在这方面,李宁还拥有其他的证据,当然这证据也来源于同一封信中,那就是皇帝已经下旨将光幕商行查封,并收归皇家所有。
原本参与商行筹建的那些官僚,如果被发现贪污挪用,那么他们的本钱会被直接充公,如果没有此类情况,则会被计息归还。
至于新东家的出手,则显然要比官僚们阔绰,皇帝赵祯从内藏库当中出资五十万贯,并迫使三司使从左藏库当中拨发三十万贯,外加一些勋旧权贵凑出来的二十万贯,组成浩浩荡荡的百万大军,一起交付给了李宁。
李宁不知道皇帝为何如此信任他,但他不敢打听,因为更加震撼的消息还在后面。
吵得沸沸扬扬的市舶司,最终没能够通过崇政殿的大讨论。
原因不是皇宋帝国对光幕事件不够重视,而是因为他们太过重视了,重视到他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光幕当中的贸易,与海上市舶有着一定的区别。
首先市舶司虽然会派人巡防海疆,但主要是打击走私,真打起仗来,还得当地驻军出手。
而光幕只有几十丈宽,并不需要太多人巡防,反而容易遭到敌人的重点打击,因此,他应该当做隘口一样重点驻防。
于是就有了十万大军的到来。
可这十万大军仅仅是为了防御来的吗?
当然不是!因为光幕还有一个独有的特点。
他的另一侧似乎是广袤的陆地,而不是无法生存的莫测海洋。
作为黄色文明的继承者,皇宋自然有着对土地的贪婪。
所以这十万大军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像吕夏卿所说的那样,寻找机会打下一片疆土。
这种行为是危险的!
因为对亚洲志在必得的亚历山大,肯定无法容忍背后出现另外一群野心家。
到时候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的皇宋军队,就将面临着波斯和希腊人的联手围殴。
——波斯人采取敌对措施的可能甚,至远远超过了希腊军队,因为他们的领土更加广袤,必然成为皇宋军队的标的。
这让李宁感到忧心如焚成然皇宋军队不见得在这里全无胜算,但三国混战的局面,对于打客场的皇宋来说十分不利。
好在皇帝赵祯鬼使神差的为他送上了一记神助攻。
宋朝人从来不缺少经济头脑,就算是市舶司这种海关衙门,也是可以公司合营的。
因此皇帝赵祯照方抓药,将光幕商行改为光幕司,并准备派员监管。
监管皇家或朝廷经营的“企业”,在皇宋并非没有先例,相反还特别普遍,比如有一个官职叫做监在京宅店务,就是负责管理官方固定资产和贸易往来的。
而这位即将成为监光慕司的朝臣,正是后来做过监在京宅店务的苏舜钦。
而他李宁,则将在因功获封三班借职之后,以武官身份,权发遣提举光幕司!
而光幕司的职权,则全然按照他当初的建议,以及刻在格拉尼卡斯河畔盟碑上的条款,由各相关衙门抽调人手组织执行。
这意味着,光幕司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充作商队的护卫。也意味着他可以有自己的学校,培养所需的人才。
同时他还可以像个商业机构一样置地买房,然后再像个官僚机构一样,对某些政策指手画脚。
这样的好事,让李宁想起了天朝改制为某总公司的可怕存在。
被授权组建一个这样的可怕存在,李宁又怎能不感谢皇帝陛下的神助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