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下面也难与纺织业数据(2 / 2)

刘濞之所以说这话,也是为自己怀才不遇感到愤慨。他加入汉军已经有4年时间,但却只是一个军侯,对比大汉其他将领,四年时间人家已经是将军。这和龟爬没什么两样,他并不认为自己会输给英布,季布这些人,只是自己生不逢时遇到了一个天下太平的世道。</p>

刘肥道:“天下还是太平的好,这样百姓才能过一些好日子,打仗毕竟是要死人的,还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的好。”</p>

想了想刘肥道:“现在天下太平,堂弟有没有想过转入文职,做一员汉吏,整天待在舰船上还是太危险。”</p>

即便大汉的海船越造越大,使用水密舱之后,安全性更是有极大的提升,但每年仍然会有十几艘海船,因为遇到风浪遭受各种意外,而每次出现这样的事故都会上月报,这导致普通人认为海上实在是太危险。</p>

刘濞道:“汉吏的条条框框太多了,某不做,末还是更加喜欢军中的气氛,而现在还能立下功劳的也只有海军了。”</p>

而后他得意说道:“这次我们发现了一个大银矿,将军已经说了,我等会是首功之臣,必定会受到天子赏赐。倭岛也会受到朝廷的重视,得到大量的投入,我们北海舰队终于迎来了兴盛的时刻。”</p>

要知道大汉海军总部是在他们北海舰队,但因为南方发现了香料岛,朝廷一直以来更加重视的是南海舰队,不管是新的海军战舰,还是兵力,都是南海舰队战舰多数,连军费也是南海舰队占据的更多,呈现出倒反天罡之势,要不是两方舰队将军是生死之交,只怕两方早就打起来了。</p>

当然北方舰队的军官也会羡慕他们的同僚,有一个像宝藏一样,取之不尽的香料岛,还有南洋群岛让朝廷垦殖和分封诸侯。</p>

他们北方舰队只发现了倭群岛,总共就四五个岛屿,只有一些硫磺木材等不值钱的特产。</p>

而这一次他们终于发现了天子说的特大银矿,他们北方舰队终于迎来自己的香料岛了。</p>

刘濞有点醉醺醺得意道:“总算是老天爷给了某这个机会,有此功劳,某定可以成为军司马,而根据朝廷今年的政策,去边塞之地可以升一级分配,某就可以成为倭岛的都尉了,随着金银矿对大汉的越来越重要,说不定倭岛也能建立一个都护府,到时候小弟说不定能做将军。”</p>

刘濞对自己的职业也是有规划的,现在汉军越来越正规化,每晋升一个等级都要有三五年的时间,想要做到都尉没有十几二十年时间,根本不可能,而想要成为大汉的将军,即便有他叔父支持也是希望渺茫。而随着特大银矿的发现,这反而让他看到了希望。</p>

刘肥倒是有些担忧道:“倭岛可是寒苦之地,听说岛上除了野人什么都没有。”</p>

刘濞道:“就是寒苦之地才好升官,现在军功已不可得,只有吃苦才容易晋升。”</p>

为了吸引军官驻守边疆,大汉朝廷的政策已经开始向边疆投斜,不管是升迁还是待遇上,边疆的士兵军官都比内地的要高一级,以此来吸引优秀的人才驻扎边疆。同时在军官的提拔上,也要优先考核这些在边疆驻守的军官</p>

而后刘濞问道:“兄长伱一直就做这个钱庄的管事?”</p>

刘肥道:“钱庄管事不错,俸禄在大汉都是非常高的,普通人想来还来不来。”</p>

刘濞道:“兄长你能和普通人相比吗,你是诸侯之子,叔父不说给你一块封地,但也应该想办法让你成为汉吏吧。”</p>

刘肥却淡然道:“某现在的生活也不错。钱庄的管事未必输给汉吏,堂弟不要把大秦时期的情况来看我大汉。”</p>

他知道自己那个嫡母对自己有杀意,当初他的父亲刘邦就对他说了,去了大汉就好好做事,在大汉成家立业,以后不要回沛国。</p>

大汉历十一年七月。</p>

地方上并没有传来太多的好消息,少府派遣出去的汉吏没有起到多少警示作用。即便朝廷已经说了要限制产能,但地方上因为种种利益的纠葛却很难实行,甚至有一些都是大汉朝廷自己造成的。</p>

就像徐凡想要安置好退伍的老兵,但现在大汉每年都要退役2-3万老兵,这些士兵要安置好,只能安置在老兵所属的郡县作坊当中,本地的手工业快速扩张,还能安置这些士兵,那要是扩张的速度跟不上老兵退役的速度,那只能增加一些后勤岗位,就是郡县作坊人浮于事,利润下降原因。</p>

而要让作坊减产,但作坊的俸禄开支却并不会减少,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汉的作坊只能不断扩展产能,才能安置不断下方的老兵。</p>

面对这种情况徐凡也不由的苦笑,这算是百万漕工衣食所在的变种吗?</p>

果然每条政策是有得必有失的,讲福利那必定失去的就是效率,但现在的大汉还没资格讲福利,后续的政策也不能照搬全抄。</p>

大汉朝廷对老兵的安置必须要改革了,现在2-3万人还好安置,等以后每年退役十几万屯田兵,还这样做,大汉朝廷就真要养百万漕工了。</p>

当然即便是有这么多阻碍,但因为大汉朝廷卡住钱庄的脖子,逼的他们要在九月之前存入三成的准备金,整个大汉的民间新增的纺织厂,水泥厂,砖窑厂明显减少,投资的钱财急剧下降。</p>

但这引起了大汉民间的不满,大汉本是一片四海太平,繁荣昌盛的景象,但这一年经济刹车,从百姓到工匠,经济由热到冷,从作坊主到大汉贵族都不满大汉现在的政策。</p>

大汉历十一年十月十日。</p>

大汉新一年的贤者会召开。只是今年的贤者大部分压着满肚子怒火。</p>

很多贤者甚至直接明说:“萧何就根本没有为相的才能。他要继续为丞相大汉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p>

“还是老丞相更靠谱,大汉只有在他的治理下才才会繁荣兴盛。”</p>

在无数贤者的讨伐下,萧何为大汉丞相,第一次对贤者会做了,大汉朝廷这一年发展的回报。</p>

数据并不算好,还保持税收增长的只有几个大郡县,余下的郡县,不是原地踏步,就是往后倒退,大汉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总体上大汉财政保持了少量的增长,但这并不能让贤者们满意。</p>

不少贤者听到这个数据就大喊道:“庸相误国,庸相误国。”</p>

讨伐萧何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得已徐凡只能出来发声道:“还请各位贤者,听完丞相的汇报再做发言。”</p>

这才压住了那些贤者躁动的心。</p>

萧何着重说了纺织业的数据道:“根据上计吏统计,大汉新式织布机超过了130万架,这还没统计民间老旧的纺织机,根据纺织行业的税金推断,现在大汉每年能生产的布匹已经超过了四千五百万匹,大汉的纺织业已经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