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二哥说笑,三弟莫要当真啊!”</p>
一时间,帐中鸡飞狗跳,惹得四周将士侧目不已。</p>
刘备却是笑而不语,只是默默地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p>
心里还在暗自思肘,也不知这巾车织出的裤子,穿在身上是何等滋味。</p>
【在《周礼》中,不仅仅是凌人、服人这些。】</p>
【就连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都有专门的官员来负责。】</p>
【就比如说,负责盖饭碗用的布帘,也有自己专门的官职,叫做幕人。】</p>
【但这些官员还不是什么闲职。】</p>
【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官员,有自己的办公室,有下属,还领着朝廷的俸禄。】</p>
【可以说,在当时,这些官职的地位,一点都不比那些名声显赫的大官差。】</p>
【透过这些细节,我们也能大致了解到,在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到底被推崇到了何种程度。】</p>
【在当时人的眼中,社会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p>
【而每一个人,都是这台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p>
【只要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这台机器就能正常运转。】</p>
【而社会,也就能达到一个和谐有序的状态。】</p>
【这,就是儒家心目中理想的社会。】</p>
【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人是多余的,即便是再小的事情,也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p>
【而这些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p>
【他们各司其职,环环相扣,最终成就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p>
【但理想顶多是个理想,终究还是和现实不相符。】</p>
唐朝位面。</p>
李世民看完天幕上的内容之后,随后翻了翻正好在自己手边的《周礼》。</p>
虽然天幕上说的看上去有些荒谬,但,确实也是《周礼》里面所真实记载的东西。</p>
但其实,既然古人能造就出这么一部看似荒谬的经典,其中肯定有其深意所在。</p>
在《左传》中,曾经提到过商工皂隶,不知迁业。</p>
而在《诗经》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说是在唐虞盛世,民无迁业。</p>
这些古籍中的记载,其实都在反映一个共同的理念。</p>
号召臣民从一而终,不要轻易更换行业。</p>
而这,恐怕也正是《周礼》中这些官职设置的真正用意。</p>
通过为每一个行业设置专门的官员,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必担心会被轻易地替换或淘汰。</p>
这样一来,社会就能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p>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p>
即便是再小的事情,也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p>
但李世民很清楚,这样的制度虽然看上去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恐怕并非那么容易。</p>
理想和现实终归还是有差距的。</p>
要让每个人都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就意味着要限制人们的自由选择。</p>
而这,肯定是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p>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世袭制的出现。</p>
一个人一旦进入了某个行业,就很可能会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都进入同一个行业。</p>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父子相传、世代相袭的局面。</p>
而一旦时过境迁,社会发生变革,这种僵化的制度,更会诱发一些其他的问题。</p>
礼崩乐坏之时,便是众人疯狂之世。</p>
(本章完)</p>
(/18490/18490299/1010029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