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2 / 2)

其实,燕明月冲喜的事败露,燕明泽觉得怪只怪他棋差一招,倘若再周些,就没有之后的事了。

谁能想到燕明月会知道这事,以后再做这样的事,他只会更周,确保万无一失才行。

燕明泽没后悔过,甚至觉得燕明月有些不识好歹。

他听说了,燕明月八月底的时候嫁给了一个侯府庶子,那人虽然品貌不错,可是身为庶子,受长辈管辖,不分家家境都及不上安王府的千分之一。

况且,他考中了,日后为官只要稍微帮衬一些,他就能护着燕明月,就算不满意,可以和他说,他会想别的办法,不知道为什么非要闹到母亲那儿去。

燕明月是满意了,小娘去了庄子,她一个人在盛京,抱母亲的大腿,和二姐五妹妹待在一处,日子可还算逍遥自在。

他灰头土脸地去了萧阳,每日起早贪黑读书,可萧阳不及盛京,若在盛京的话,他能考得更好。

燕明泽在萧阳很用功,除了读书就是读书,而且,婶母于氏并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虽说严加管教,可他根本不用操心,到了后面十个月,于氏就不怎么盯着他了。

考中之后婶母看他还很欣慰,因为燕明栩落榜了。

他中举之后,就写信给盛京,然后准备他回盛京的行李。

燕明栩在萧阳功课算是不错的,不过这也能看出来,盛京的书院比别处的好太多太多了。

现在最要紧的会试,考不中,什么都谈不上。不管是大哥还是燕明烨,谁都没有会试重要。得先回书院,燕明泽可以跟沈氏低头认错。

燕明月恨他,母亲他们提防他,祖父祖母见他没什么好脸色,他在燕国公府独木难支,只有会试一条路能走。

安王府那边他一直没得到消息,但听说,安王世子已经死了。

当初若燕明月进了安王府,如今也是享清福的命。

可惜了。

燕明泽想尽快回书院,多结识朋友,而不是留在燕国公府。

燕明泽跪在地上,沈氏迟迟没让他起来,从高处看不见他的神情,也不知是不是真心悔过,“你既然回来了,就把以前的习惯秉性改掉。日后做事三思而后行,友爱兄弟姐妹,敬爱长辈,尊重师长。要脚踏实地,别动歪脑筋。”

燕明泽态度恭敬,“母亲教诲的是。”

其实,沈氏没想过他能考上,寻常人,做了坏事被揭发,必然慌里慌张,可燕明泽没有。他去萧阳好歹也是燕国公府的公子,没短吃穿,可他生母孟氏被打发去了庄子,他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提过,更别说给孟氏求情了。

明明这事他才是主谋。

而且在萧阳还能沉得下心读书,还考中了,不论品性,这份耐力就无人能及。

沈氏还记得当初长子落榜,大病一场,但是燕明泽发生这样的大事,还是生母和亲姐姐,他却一点事都没有。

也只能说心思狠辣,天性凉薄。沈氏根本不信他会悔过。

沈氏道:“既然回来,过几日让人带你回书院,明年会试当好好准备,你起来吧,有空看看你生母去。明月已经出嫁了,你无事不必过去打搅。”

燕明泽嗯了一声,“母亲说的话,儿子谨记于心。”

燕明泽回来没人去探望,虽然院子下人多,但很冷清,他明白这些人都是沈氏的眼睛,也没让她们去外面,就在屋里伺候。

燕明芸对这个兄长还有些印象,但不是什么好印象,害怕居多。

许秀心是第一次当母亲,说实话,对明芸更像是对待从前家中妹妹,她问明芸要不要去看看,明芸摇头,许秀心也就没有再问。

其他人除了燕国公也无人在意燕明泽回来,燕明荞还属于绕路走的那种,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躲着他总不会还害人吧。

好在第二日一早,燕明泽就去书院了。

会试在即,松山书院请了新的先生来讲课,会试考中的人越多,越利于书院的名声,才能招更多的学生。

燕明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跟盛京的前几名在一间屋子上课。

他以为回来的日子会风平浪静,直到会试结束,但他看见一个怎么都想不到会出现在这里的人。

燕明泽想不通,为何沈元景在这儿。

他不是罪臣之后,此生无缘科举吗,他不是天生蠢笨,胆小怕事吗。

如今看见沈元景,燕明泽的右腿还隐隐作痛,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沈元景会在这里。

这里是书院,并非什么人都可以进的地方。

沈元景也看见燕明泽了,左右都是书案,有学生来回走动。燕明泽的面容熟悉中透着些许陌生,他已经有三年没见燕明泽了。

燕明泽先移开视线,然后隐隐觉得不对,又看了过去,他见沈元景的目光从上移到下,最后落在他右腿上,沈元景没笑亦没说话,那张脸有些女相,明明很好看的样貌,偏让人胆寒。

燕明泽动了动右腿,却没迈开脚步。

是沈元景先走的,等他走后,燕明泽找曾经的同窗打听,他没傻到那个地步,觉得是祖父出面让沈元景进了书院。他分明记着,沈元景从前蠢笨,什么都学不会。

难道是沈家平反了,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但结果是他最不想听到的那个。

“你刚回来不知道也正常,他呀,是安王的亲子,只不过,还没认祖归宗。”同窗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叹沈元景命运多舛,还是羡慕这层身份。

沈元景是安王早先流落在外的儿子,如今世子没了,安王就沈元景一个儿子,怎么可能不拿他当宝贝。

若是燕明泽,定然立刻回安王府。

但听同窗说,沈元景一直都没回去,有时安王府来人,他理都不理一下的。

“安王府的管事常来送东西,沈公子都不怎么说话的,那马车在书院门口一等就是一日。”同窗叹道,“真是各人有各人的命,你瞧他样貌,都不似普通人家的儿子。不过沈公子是真的聪明,这次乡试考了六十几名。他今年才十三岁,听说以前都没怎么学过。”

“对了,你长兄还夸过他,说他聪慧用功,而且也不是那种纨绔的公子哥。沈公子什么都懂,也很谦逊,虽然年纪比咱们小,可根本不用人照顾,也没什么架子,估计也是事出有因才不回安王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