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节(2 / 2)

“这东西是如何做得如此绵软的?”

“不知。”

“给老弱妇孺吃当好。”

可老弱妇孺哪儿吃得起呢?

家境不宽裕的文官们忍不住叹气。

又想提笔参人了。

甜点吃完,所有雅间都打开,由他们自由挑选入座。

来自各地的朝臣们初见雅间,俱是颇为惊讶。

京城也有不少卖地方菜的酒楼,但一个酒楼汇齐大岐所有郡,这还是头一个。

他们兴致勃勃地寻找起自己老家来。

门外悬挂了各郡的牌子,睿王故意让人都倒扣,要看谁找不对家。

那些京城出生的,更是被同僚们怂恿着找老家,看能不能辨识出来。

只是走着走着,文官总难免会撞见几个勋贵或武官,当真是相看两相厌。

今天主要是参观,太子有意想缓和朝局矛盾,宾主尽欢,他带着姜濯和睿王把每个屋子都看了一遍,看东西和物件到处猜这是哪儿那是哪儿。

每每太子或者睿王猜错,室内的人都会向他们好好介绍一番老家的特色特产。

不止太子觉得有趣,连这群官员们都觉得有趣。

姜濯也头一次如此直观地见这么多不同地域的生活用品,边看着彩绘边听着别人讲解,妙趣多多。

只是很快他们发现,有些大郡屋子里满满当当,甚至要站着,有些则空空荡荡,人丁稀少。

到隆兴郡,一个人都没了。

还是卢舟作为隆兴人,给姜濯、太子和睿王介绍起来。

再到新设立的定北郡,更是一个人没有。

卢栩按照他的了解布置了许多蛮人的物件,还有许多骨雕、绘画、乐器,这都是他辛苦搜罗来的,可惜没一个人来欣赏。

卢舟没去过北境,一知半解,连以博闻强识而出名的文官都说不出太多了,还是勋贵中有人去过战场,替他们讲解起来。

那群勋贵们洋洋得意,他们比那群酸书生懂得还多!

到了摆宴上菜时,自己屋子中坐下不的,就要往其他空的屋子里匀一匀了,这时候没人的空屋子又抢手起来——

他们宁肯去到处是蛮人摆件的屋子里坐,也不愿意和政敌同一张桌。

等到菜品陆续上来,他们赫然发现,主打的竟然不是炒菜。

每间房间上的菜色依旧是颇具地方特色的菜肴,炒菜只是补充和点缀。

他们诧异了,这不是睿王和卢栩合作的吗?

那些原先对卢栩有意见的勋贵们顿时对冠海楼好感又提升了几分。

他们脑补了一番卢栩不过是给睿王打工而已,做什么都是睿王说了算。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睿王想用炒菜,他都把卢栩逮来了,哪能不用呢?

倒是卢栩一再给他洗脑,我们要做高端菜,要在整个京城脱颖而出,就要足够有特点。

炒菜在南城太火了,北城这群贵族们不少人固执地认为吃炒菜掉身价,怎么能让顾客掉身价呢?

必须让他们吃贵的、档次高的,同样的菜比别处贵三四倍,这才符合他们的身份嘛。

卢栩还特意定了餐具,标准就是盘子大,菜少,让关潜和另外两个大厨努力琢磨摆盘,要把盘子摆出花,怎么花哨怎么来,宗旨就是用一样的东西让他们心甘情愿多掏几份钱。

他搜罗了大岐各郡出名的菜,地道不地道的,尽力而为吧,做不地道的就让伙计告诉顾客食材受限,虚心向本地人请教如何改善。

他还培训了伙计如何夸自己家菜,什么来自什么山的什么菜,从哪儿怎么遥远辛苦地运来,有什么传说,哪位诗人写过什么诗,做的时候讲究多少流程等等。

总之要夸得天花乱坠。

他们伙计是按不同雅间来培训背诵的,今天营业还有点儿紧张,边上菜边吹,听得来自各地的官员们一头雾水,啥情况,他们老家一道野菜原来这么多讲究吗?

伙计:“采野菜就和采茶一样,尤其要注重产地和时节,我们用的,是从五百到一千米的高山东坡上采摘的高山野菜,日照不多,不少,生长不快,不慢,比田间地边的干净、鲜嫩,营养更均衡,您仔细品,口感也更清甜。”

官员们:“……”

别说,真没尝出来。

伙计忽闪着大眼睛看他们,这时候说吃不出来,是不是显得特别没水平特别没见过世面?

有人硬着头皮道:“似乎是比家中的好吃些。”

伙计马上又道:“我们用的水也是深山中的山泉水,泉眼只有碗口大,特别甘甜。”

官员们:“……”

这么大点儿的泉眼,人家都藏到深山去了,还让你们给找着了?!

有人好奇地打听,这一道野菜多少钱,伙计:“本店每日的菜单都是根据当天的食材决定的,老的不要,太嫩的不要,不新鲜不要,成色不好不要,太大了不要,太小了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