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第275章 人在陈桥驿,刚刚黄袍加身(2 / 2)

好在雍熙北伐不是亲征,丢人也丢不到哪儿去。

“看来这赵光义的坏习惯,都是你一手带出来的!”柴荣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赵匡胤。

“何止啊,老赵和花蕊夫人的香艳趣事也被他弟弟赵光义给学去了,搞了一出强幸小周后……”曹操在一旁捋着胡子笑道,甚至还颇有得色地看着赵匡胤,心想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啊!

当然这事儿是有争议的,但赵光义算是黄泥巴掉裤裆了。

“这位是……”柴荣看向曹操。

“孤乃曹操是也。”曹操抚须而笑。

柴荣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回头对小符皇后说道:“阿妹,你先回去……”

“郭贤弟视某为何等人耶?”曹操不悦地看着柴荣:“某虽好他人之妻,却只取未亡人……”

“也对。”柴荣松下一口气,只是曹操名声在外,不得不防啊。

老曹当年在宛城一炮害三贤的名声可不是盖的,这可不是三国演义乱编的啊,正史中也有记载,说是“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典韦与曹安民也是一同死在这次事件之中。

典韦的勇武,同样记录在正史当中,与演义中描写的差得不太多。

柴荣转移话题道:“那就去明年吧,我倒要看看,这香孩儿是如何谋朝篡位的!”

“哎……去打他吧。”赵匡胤秉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唉声叹气地说道:“反正也是他对不起你,这事儿我不管。”

“不管是谁要打赵匡胤,我李成基都要帮帮场子!”人群后方的李小三跳着脚喊道。

对付古典军队,李小三最为擅长。开元年间还保持着一批安西精锐,那可是跟随李世民穿梭无数朝代,想当初也曾把赵匡胤按在福宁宫墙上摩擦的部队,对付古典军队早已经轻车熟路。

“有小三在,朕放心。”李世民颇为欣慰地看着好圣孙李小三。

三儿和历史上那个混蛋可不一样了,现在的他属于是改邪归正改头换面改过自新,完全的好皇帝一个。

其实历史上的李隆基也是如此,只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坏一出溜,出溜到了底部。

如果他能够一直保持即位之初的贤明,整个华夏的进程都会被改变。

只可惜大唐随着他的学坏也一同衰落,再也不复当年那种锐意进取的态势。

将人码齐后,显德七年,陈桥驿,启动!

……

显德七年,陈桥驿。

陈桥驿作为著名景点,不只有赵匡胤黄袍加身,在某个小说世界,还有一出“宋公明奉诏破大辽,陈桥驿滴泪斩小卒”的戏码。

你看,同样是奉召破辽,一个黄袍加身,一个是给人当狗而后被斩首。

所以说水浒传是一本好书,他好就好在让人看清楚投降派的下场。

其实如果换做是任何一个人走到赵匡胤那个位置,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黄袍加身。毕竟朝堂斗争太累了,以后小皇帝长大了,会不会有二心?会不会谋反?对吧?与其派崔季舒殴帝三拳撕破脸皮,不如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至少赵匡胤是这样安慰自己的,自从正月初一大过年的时候搞了一出辽国与北汉联合大举入侵的大新闻,后周君臣听风就是雨,当场便相信了这个听起来很靠谱的假消息。

当然了,出兵也磨嘴磨了好久,赵匡胤也是有备而来,仅仅在后天,也就是正月初三这一天,他便统帅大军出了东京城,当天晚上,便到达距离开封城四十里地的陈桥驿。

在出发的时候,赵匡胤便命令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在京城散布“点检作天子”的言论。晚上的时候,赵匡胤的人便在营中煽风点火:“皇帝年幼,我等拼命为国效力,又有谁能够知道呢?不如拥戴点检做天子,然后北征也不迟。”

这话当然有效,这时候的士兵们都是当兵吃粮,吃粮当兵,没有什么国家观念,突出一个有奶就是娘。而赵匡胤派出去的人,也正好戳中了他们的肺管子——不怕上阵杀敌,也不怕死,就怕功劳皇帝不知道,不能赏罚分明。

于是,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众将士立刻众口一词地表示,想要拥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做天子。

当时都押衙李处耘打探到将士们的想法,十分高兴,他立刻汇报给赵匡义和赵普,表示时机成熟。

而正在此时,天空之上忽然出现了奇异的天象——天空中出现一上一下两个太阳,两个太阳周围黑云涌动互相切磋涌,好像在争斗。军中的士卒们看见这个奇怪的现象,有的惊慌,有的害怕,有的担心。

“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啊。”赵普摇着扇子,在那cosplay诸葛亮。

是的,这就是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驿馆的庭院之中,赵匡胤正在抬头看着这奇怪的天象。就在他纠结的时候,军中对星象颇有研究的苗训对赵匡胤说:“天无二日,此乃天命。意思是说:天上不能一直有两个太阳,昭示您是上天注定的真命天子。”

“果真吗?”赵匡胤怦然心动。

“当然。”苗训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

赵普与赵匡义此时也来到驿馆之中,面见赵匡胤,商议应该如何借着这个奇怪的天象,强化士卒们的想法,以及第二天应该如何行动。

在天象的配合之下,本来还有疑虑的士卒也纷纷打消念头,决定跟着赵匡胤一条路走到黑。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再说一个大头兵,就算反对又有什么用呢?

赵普的那句话编的很实在,就算忠君爱国,那七岁的小皇帝他也看不到啊。

就算看到了,他能看懂?他那么大只懂得关心什么东西好吃,而不是关心谁对他更忠心。

赵普当然更激动,他是赵匡胤麾下的首席谋士,如果赵匡胤当了皇帝,他赵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是跑不掉的,是以他也是最积极的一个。其次便是赵匡义,他哥哥当了皇帝,他必然封王,甚至还有机会染指那本来不敢肖想的位置。

当天晚上,赵匡义便在军中再次煽动士卒,准备带人将馆驿围起来,来一出请愿。赵普得知之后,决定将计划改得更加激进一些——不如直接强行拥立,这样他们这些谋划的人功劳更大,也更能显得赵匡胤迫不得已,都是底下的人自作主张。

自古以来,想要得到领导的赏识,必须要懂得会背黑锅,肯背黑锅,赵普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通宵环立在陈桥驿馆外的将士们忽然齐声欢呼,吵成一片。赵匡胤也知道今天有大戏,一宿也没怎么睡踏实,他从浅睡眠中惊醒,刚想出门,赵匡义和赵普便闯进屋中,身后还跟着一队将士。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