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就是知青办这些年来,有些女知青嫁了村里汉子,有些男知青娶了村里闺女,但仍和知青办那边有联系,消息传来传去的。
在村里这些婆娘面前,只要有动作,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事。
知青办最近的动静自然传了出来,还传到林母耳朵里。
林母在家和她嘀咕:“知青办那些人心高气傲的,以为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很厉害似的,又不是每个高中毕业的都像老三媳妇你这么厉害。”
当时周云梦也只和林母说:“娘,我们别管这些,由着他们去好了。只要不影响我们过日子,咋样都好。”
林母听了笑:“还是老三媳妇你活得通透。”
这会徐小盈也是这么说的。
见她处理好三封信件,周云梦把背上的竹篓解下来递给她。
徐小盈了然熟练地接过竹篓,迅速换了两斤肉。她把竹篓还回去,从衣兜里数了两斤肉的钱给云梦。
“哦对,刚聊着一高兴我差点忘了!”
徐小盈从身后那堆信里抽出一份来,“这是前几天部队那边寄过来的信。”
周云梦笑着接过,收进包裹里:“谢谢小盈。”
两人又聊了会,周云梦和她道别转身准备走。
刚走开,就有个人过来在窗口那说:“同志你好,我来寄封稿件。”
周云梦下意识回头,隔着玻璃窗口接收到徐小盈“你瞧”的无奈眼神,她笑了笑递了个安抚的眼神回去。
见徐小盈低头开始处理信件,她才骑着自行车离开。
接下来是老路程。
周云梦骑着自行车去肉联厂家属院,和饶晓青坐了会拿了肉,绕到无人的巷子里进超市整理一番,又出了超市,挎着包裹背着竹篓骑着自行车往丰山生产队那边去。
到了周家,自然坐下和周母聊了好一会,母女俩总有说不完的话。
等到临近中午才骑着自行车回林家。
把竹篓给林母,交代几句后,周云梦就直接回了房间。
她坐在书桌前,拿出包裹里那封信看起来。
林津平应该是到了部队当晚就开始写这封信的,开头就是说自己安到部队了,不用担心。
后头就是些陆续写的,自己在部队那边的一些日常事,以及对她的思念了。
说什么才刚分别几天,就已经对她思念如潮了。
看得周云梦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杏眸里漾着清浅的笑意。
她没忍住把这封信又看了一遍,一字一句仿佛林津平在她耳旁呢喃一般。
想到今早刚寄出去的那封信,猜想林津平收到后看信大概也会像她这样。
外头林母在喊:“老三媳妇,可以出来吃饭了!”
“哎来了!”
周云梦应了声,把信纸原样折叠好塞回信封,之后收进书桌抽屉里。
她起身出去吃饭。
半个月后,周云梦去邮局拿信。
除了拿到向天志的回信、林津平的回信,还有一个地址来自沪市的包裹。
周云梦瞧见了当即笑着和徐小盈说:“看来我愿望实现了,杂志社编辑真给我回寄了期杂志回来。”
她一番老流程折腾完回到家,进房间坐书桌前拆开包裹一看,里头除了本最新一期的沪市杂志外,还有两封回信。
周云梦先拆开那封邮寄稿的回信,里面塞着五块钱,信上简单说投稿文章符合杂志的要求已收稿,千字五块,欢迎下次再投稿。
很常规的过稿回复,她投的这篇文章确实在一千字左右。
周云梦把五块钱拿出来,回稿塞回信封里去,接着拆另外一封信。
这封信显然是以编辑个人身份写的,要热情的多。
说很感谢她对这本杂志,对沪市这座城市的喜欢,自己也很喜欢她写的这篇文章,把外地人来沪市所看到的人情风貌都写出来了,相信刊登出来后会很受欢迎的。
再就是说帮忙买了本杂志邮寄过来给她,还告诉她杂志是半个月一期,以后要是还想买的话就写封信邮寄到杂志这边,自己再给帮忙买了寄给她。
信末还写明了,一本杂志两毛钱,邮寄包裹一毛钱,余七毛钱。
信封里确实还塞着七毛钱。
周云梦看完这封信,也很高兴。
一个是因为买沪市杂志的渠道算是定下来了;另外一个是被这位编辑的高兴感染的。
字里行间可以窥探一个人的性格,这位编辑是个实诚热情乐于助人的人,而且很热爱这份杂志,热爱沪市。
要不然不会在信里这么兴奋激动,一副找到知音的样子。
周云梦把这份回信珍重地收起来,那本好不容易得来的杂志则放在书桌上,等下午午休醒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