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5章:变法司六人组,关于市易法的争吵!(1 / 2)

七月十五日,近子时。</P>

高天上,繁星闪烁。汴京城内灯火明亮,依然有许多店铺,顾客盈门,甚是喧闹。</P>

变法司内。</P>

一张大桌上,放着数份市易法的草章,还有许多干果壳。</P>

大桌左边,坐着范仲淹、梁适、王尧臣,右边坐着苏良、司马光和王安石。</P>

众人从午后便开始讨论市易法,除了如厕外,便一直坐在这里。</P>

期间喝了六壶茶,吃了四盘干果,而今依然有分歧。</P>

在变法司成立之初,六人有一个君子协定。</P>

一旦事情发生分歧,少数需服从多数,然后交由官家定夺。</P>

但现在,是三对三。</P>

三对三的情况下,交由官家定夺,乃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表现,所以六人今日定要辩个明白。</P>

所谓市易法。</P>

即朝廷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在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同时可为商贩提供低息贷,使得小商贩免于遭豪商富贾欺压。</P>

此法,有效限制了大商人对商贸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增加朝廷收入。</P>

大家的分歧,来自于王尧臣的一句话。</P>

“这不是让朝廷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吗?”</P>

一旦成立市易务,朝廷相当于拥有了操控物价起落的能力。</P>

当下,商品是依据市场紧缺程度而定价。</P>

执行市易法后,则取决于朝廷的定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