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墨者重现(2 / 2)

他们是奉秦二世的命令来亲自观摩调研这木制轨道车的修建,开始正式的投入生产实践。</p>

因为扶苏那边准备的已经够久了,他们一直缺乏工具和合适的场地,而秦始皇陵这边的工匠有着大量的现成机器以及技术经验,甚至于一些刑徒也为了加快推进修建,不得不开发自己那经常因为挨饿发晕的脑袋,他们也自己总结出来了诸多经验技术。</p>

现在,这群人正在山头上一起观望着浩瀚的工程。</p>

有一件事得事先说明,这是秦始皇陵,那在当时是天下皆知的秘密项目,不是国家公开游览项目。</p>

别说普通人,就是权贵没有皇帝的诏令,你也不能轻易接近秦始皇陵修建现场,更不要说接触那些掌握技术的官吏,那都是绝密。</p>

只有扶苏得到了大权,权限升级,这才能够下令派人去实地考察,也才能开始大规模的开始投产建造。</p>

——</p>

轨道车上,几个底座设计和轨道刚好温和的的船车,大概每隔半刻的时间,就要发动一次。</p>

每次那一辆辆巨型船车一发动,就要运输重达两千斤的东西抵达地宫深处。</p>

伴随着一阵隆隆的响声,高大的船车将要在云雾缭绕的高处,用最快的速度奔向地宫地面。</p>

聪明的大秦工匠,选择了让轨道依着山体运行的同时,在越靠近地面的地方,越是让船车多次绕行,甚至会设计缓冲坡来减轻冲击的速度,使得船车抵达地面时,能够刚好把船车推送出去但是不至于产生冲击力过强直接连车带货飞出去。</p>

而船车为纯木构造,车身轻捷。</p>

只要船车进入地宫,又可以通过其他的道路推出地面,随后再将船车送出地宫外地面上,接着再安在车上,去装载新的货物向地宫内部运输。</p>

除了这种运输方式,还有一种运输方式,那简直叫当时的外夷看了下跪。</p>

秦国人根据打井水吊桶使用的机械臂,也就是墨子当年发现的杠杆原理,在山顶上修建了类似于机械臂吊运的工具。</p>

靠着一个工具,只要上面的人一拉绳索,船车就会从底部升起。因为是木制车,重量不会远超负荷。</p>

你不得不赞叹,秦国人的智慧。</p>

可惜了,秦始皇竟然把那么好的东西,用在给自己修地宫上。</p>

人就是如此,一旦开始有了私心,往往就会作茧自缚,到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p>

如果秦始皇能够像扶苏一样,不要存私心,那现在他就不用待在那个什么破玉真宫了。</p>

今天,对于章邯来说,那可不是个好日子啊。</p>

他站在山头上,低头看着山坡上一行穿着黑色袍服的官吏。</p>

没错,他们就是秦二世重新整顿打造的墨门子弟。</p>

墨者重出江湖了。</p>

秦始皇陵地宫边上,无数的刑徒看到那一身身黑衣服时,一个个都忍不住眼圈发红,泪水哗哗地就流了出来。</p>

“是墨者吗?”</p>

墨子,六十年前底层民众心目中的神!</p>

一个鼻子微微发红的长者,他头顶一项镶金绿宝石发冠,原本他正在感慨秦始皇陵的技术。</p>

“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p>

忽然听到这一声,当真有恍如隔世之感。他转过来时,看到黑压压一片人。</p>

他们的脚埋在黄土之中,身边有的是死去的蛇,还有老鼠和虫子在脚下自由自在的逃窜。</p>

他们都穿着葛布衣服,脸上刻有黥刑。指甲老长老长,里面藏满了污垢。</p>

头发上满是尘泥,鼻孔里发着黑,眼睛却亮闪闪的。</p>

一个个肚子干瘪干瘪的。</p>

“是墨者吗?”</p>

又有一个人问。</p>

相里车身后的墨者们,纷纷拿出红丝带,往头上一系。</p>

黑色的短袍,红色的抹额,白色的绑腿。</p>

十几个干练勇武的墨者齐刷刷映入众人眼帘,虎臂蜂腰螳螂腿,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看过来,叫人胆寒。</p>

他们不说话,只是望着相里车。</p>

相里车笑了笑,“是墨者,我们都是墨门的人。”</p>

“听说当今陛下想要用墨门的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思想,是真的吗?”</p>

年轻的墨者们都不说话。</p>

他们都望向相里车。</p>

相里车望着这一颗颗黑头,他的心里其实有些羞愧。</p>

其实六十年前的墨子虽然是他们的祖师爷。</p>

但是经历了六十年的变化,时代在变化,不少国家在覆灭,墨门们四分五裂,各奔东西。</p>

到了他这一代墨者传承人,他其实心里很清楚,他们这一代人早就没有了当初祖师爷的那份甘于俯首为民的精神。</p>

如果不是当今皇帝陛下重新调用他,他可能都要让自己的儿子放弃祖传的手艺,转去学室做秦吏了。</p>

相里车望着这些黑头们,脑海里翻涌着墨家经典里的训诫。</p>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p>

他心头非常羞愧。</p>

很快,几位将军走了过来,他们自然是要叱责刑徒们的。</p>

(本章完)</p>

(/92462/92462126/11368751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