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开幕式《爱乐之城》广受好评!”</p>
宝岛媒体也是纷纷报道。</p>
<div class="contentadv"> 与此同时,两岸电影展导演交流也是正在进行中,不过并不是公开的,更像是私底下的对话。</p>
导演之间,谈来谈去,依旧离不开电影。</p>
而此时众人都有些好奇李按的新片。</p>
因为根据消息透露,《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采用的是120帧/4K/3D摄制格式,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先例。</p>
众人都十分好奇李按的选择,毕竟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p>
120帧/4K/3D摄制格式首先带来的影响就是拍摄成本和放映成本无限制升高。</p>
要知道在此前百年的电影史上,因为尝试高帧率(24帧以上)而屡碰钉子的电影不在少数。</p>
就连2011年因为放言要和Showscan合作,采用60帧/秒技术拍摄《阿凡达2》而激励了李安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为市场还未建立起成熟的配套播放体系,转而妥协于48帧/秒的技术。</p>
2012年,另一位技术狂人彼得·杰克逊在《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中,采用了48帧/秒的速度拍摄,成为知名度最广的一次尝鲜行动,得到的反馈褒贬不一,有人兴奋于它的沉浸式体验,有人反感于它的游戏质感。</p>
而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是文艺类电影,能不能收回本都是很大压力。</p>
“120帧是电影的未来。”李按信誓旦旦的说道,随即反问起众人,“李导,冯导,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我现在用的高规格,到将来就是最低标准了?”</p>
李牧此刻终于看到了李按外表儒雅随和下的内心叛逆激昂,但是这种叛逆,更像是被什么东西蛊惑的结果。</p>
“李按导演说的是有可能,但只是有可能,或许时间会长的可怕.”</p>
冯小钢淡淡说道,现在不是公开发言,他说起来也没多大顾忌,显然他对于这个概念并不认同。</p>
不少人微微点了点头,似乎赞同冯小钢的言论。</p>
因为这跳跃的太快了,现在都还在24帧。</p>
而彭大魔、管虎、闫非、萧寒等人则是默不作声,默默听着。</p>
众人随即把目光看向李牧,在电影技术层面上,李牧的研究显然是在场导演里执牛耳的人。</p>
“我觉得吧120帧/4K/3D摄制格式电影在未来或许会成为一个选项,但无法替代电影的其他答案。</p>
就像历史选择了卢米埃尔的放映机,没有选择雷诺的活动视镜和爱迪生的观影箱(二者的出现要比卢米埃尔早很多),即使其助手狄克生奠定了 35mm胶片规格”</p>
李牧显然也不太赞同李按这个确定性执念。</p>
实际上他也一直不明白,为何李按就一直纠结在这里。</p>
就好似一场没有主谋的大型骗局,技术本身是无罪的,资本似乎也没有怂恿这种趋势,甚至放映端也并没有敷衍了事,好像谁都没有错。</p>
而不被认可的李按和失去兴趣的观众,却都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p>
“李导,作为3D技术的驱动,你应该知道3D技术的弊端?”</p>
李按似乎也想和李牧辩论一番。</p>
李牧微微颔首:</p>
“3D技术能使画面突然看起来如此的真实,好像你就跟角色站在同一间屋子里一样,但是当摇动镜头时,会有一种奇怪的虚影,也就是所谓的频闪和抖动。</p>
此时让观众犹如透过一扇窗看世界,但是更高的帧数则可以把这个窗户上的玻璃去掉,这会让观众有沉浸式的体验”</p>
就在李牧等人在讨论时,自然而然的,两岸的导演都聚集在周围,这可是大佬们的讨论,难得的学习机会。</p>
一些演员们也不例外,这里说不定就得到哪个导演的赏识就起飞了。</p>
尤其是坐在中间的那四位导演。</p>
听闻李牧这话,李按赞同的点了点头。</p>
李牧继续说道,“不过我还没看过李按导演的新片,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这一点。”</p>
“而且这还得影院购买新的专业的设备,据我所知整套硬件更新下来,耗资近千万。</p>
目前全球内只有纽约以及洛杉矶各有一家影院能放映,国内目前也只有三家影院在特意为电影升级设备”</p>
此时除了李按外,其余众人听的连连惊讶,这大概就是导演在于技术理解和认知上的差距。</p>
不愧是大佬,部分导演在心里暗暗嘀咕道。</p>
一般人压根没办法接触更高帧数的设备,更别说了解以及制作了,因为高一个档次的制式,就高一个档次的钱。</p>
这里也就李牧和李按能拍摄这类电影了。</p>
“李导,专业!”</p>
李按连连称赞,随即询问道,“所以李导没觉得这样沉浸式的体验才是未来电影的发展趋势嘛?</p>
要知道技术对电影来说非常重要,几百年前的画笔仍然能绘出不落伍的伟大之作,但几十年前的摄制和放映设备却会拖导演和观众的后腿。</p>
摄影机、收录设备、放映机和音响等作为工具,迭代性显然远超于画笔、乐器和铅字”</p>
李按这番话,似乎也很有道理,有些人已经在不经意的点了点头了。</p>
“李按导演说的没有问题,但是电影不可能仅仅依赖技术,否则其寿命和影响力必将转瞬即逝。</p>
我一直认为技术至上是对电影美丽的误会。</p>
技术的演进可以丰富表现手法,但不会自发产生艺术性。</p>
电影终归是一种“总体艺术”。</p>
恰恰是那些非技术的、难以客观描述的创造性美感,才让它显得如此迷人.”</p>
轮到李牧阐述的时候,现场又一批人在微微点头,显然李牧说的也是在理的。</p>
于是乎侯孝贤、冯小钢、管虎等人也是纷纷加入讨论之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