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革命性的创新(2 / 2)

再过数十年,水泊梁山的故事就会上演,方腊的故事也会上演,这个大宋,开始风雨飘摇。

“老夫以为,当减少门荫封官人数,科举可数年一次。此外,老夫当进言太后与官家,从宫中朝中开始,厉行节俭!”

孙奭的话让外面的宰辅们纷纷颔首。老先生若非不喜和人斗心眼,少不得一个重臣职位。

赵祯也觉得这番话令人心折,然后又为李献担心。

李献喝了一口茶水,蹙眉,官员冷笑,“你还有何言”

“这茶沫喝着不难受吗”李献放下茶杯,无限怀念另一个世界的茶叶,然后从容道:“孙先生一番话无可挑剔,可在我看来,尽是节流之举。”

“本该如此。”孙奭对这位言辞犀利的士子多了一份好感。

“为何不琢磨开源”李献问道。

“天下就那么大,土地就那么多,财富恒定,如何开源”孙奭叹息。

还有这个说法李献一怔,觉得自己眼前的这群人都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财富从未恒定。”李献的那个世界里,每年各国都要统计一番鸡滴屁,每年财富都在增长。所以听闻财富恒定的说法,不禁惊为天人。

“嗬嗬嗬!”官员笑的轻蔑,“财富来自于土地,天下土地就那么多,财富自然恒定。”

“先前一直没怎么搭理你,那是因为我觉着你只是笨,可此刻我却忍不住要说一句。”李献看着官员,“你非是笨,而是蠢!”

官员脸颊通红,刚想呵斥,李献对孙奭说道:“先秦时亩产多少此刻亩产多少先秦时用的乃是青铜器,此刻却多铁器。先秦时,天下的土地只能养活那么些人,可到了大宋,同样多的土地,却能养活数倍百姓。孙先生,财富,如何恒定”

孙奭一怔,竟无言以对。

从未有人从亩产的角度去剖析天下财富增长,因为在这些士大夫的眼中,所谓的提高生产力就是个苦差事。

读书人,目光自然是在庙堂。高坐庙堂之上,指点江山岂不快哉

财富恒定,那么,进取和保守都是那么多财富,努力作甚

官员面色潮红,“你李国安满口开源,大言不惭。你若有那本事,何不做个开源的榜样若你能做,老夫便为你牵马又如何”

“谁说不能开源”李献看着孙奭,“我在家无事,潜心琢磨开源之事。数年苦心孤诣,弄出了一个纺机。”

“纺机”官员看着有些茫然,然后笑道:“不务正业!”

“何为正业”随着这个声音,赵祯走了进来。这位官家见孙奭一边人多势众,忍之又忍,此刻终于忍不住进来助拳。

“为国开源是不务正业,那么朕来问你,你在朝中为官多年,为这个天下做了多少正业”

这是官家难得的咄咄逼人。

官员面色一白,“臣尽忠职守。”

“可还有朕问的是你为大宋做了什么正业!”赵祯负手冷冷的问道。

这个官家有些陌生啊!

外面的宰辅们面面相觑,王曾低声道:“官家这是为那李献发声。”

可赵祯的威望……说句实话,太后面前的心腹都比他的威望更高些,这便是县官不如现管。手中没有权利的官家,和傀儡无异。

李献缓缓说道:“我那个纺机,却与众不同。”

“有何不同”官员知晓若是此次论战失败,自己的前程堪忧。“说的再多,不如拿出来,让我等一辩真伪!怎地,不敢”

“巧了,前两日正好令木匠打造了一架,此刻,就在宫外!”李献对赵祯颔首,“还请官家令人把纺机弄来。另外,外面还有个织女,可一并请了来。”

“好!”

太后那边也得了消息,叹道:“罗崇勋你去看看,若是那纺机有些改进,便说是老身说的,此事,和为贵!”

太后准备和稀泥,这是为了保住官家的面子。

“是!”

罗崇勋赶到西阁时,看到了一架与众不同的纺机。

太后当初母仪天下,每年都会做个勤勉的样子,带着一群贵妇人在宫中织布。故而宫中存有十余架纺机,罗崇勋对此再熟悉不过了。

可眼前这架纺机看着差异很大,罗崇勋心中不安,走到赵祯身侧低声道:“官家,太后说了,和为贵。”

您赶紧打个岔,这事儿就此了了,算平手。

赵祯心中也有些不安,毕竟纺机多年就是这个样,李献开口就说自己的纺机与众不同,那得改良多少才能符合这个赞誉

而且,李献说的是开源,若他改良的纺机效果普通,那么,什么开源,顿成笑谈。

国安兄……赵祯心中犹豫再三。

织女已经就位了,看了李献一眼。

赵祯看到了崇拜之意。

他心中一怔。

织女开始操作。

嗡嗡嗡!

“竟是三锭”罗崇勋不顾规矩冲到了纺机边上,目不转睛的盯着织女的操作。

宫中的纺机是手摇的,每次只能一个锭。李献发明的这个纺机是用脚踩,省力,而且一次三个锭。也就是说,一人可以当三个人使。

这是革命性的创新啊!

“天神!”用屁股想了一下这个创新会带来的改变,罗崇勋捂额。

这人,疯了

众人愕然。

罗崇勋冲着李献飞快行礼,然后转身就跑。

“大喜,太后,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