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并没有注意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之间的矛盾正在激化。</p>
这也真不是乔治粗心,在乔治看来,整个巴尔干联盟就是一个大家庭,俄罗斯是家长,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是兄弟,即便有点小矛盾,也不会发展到无法调和的地步。</p>
波利斯还是很理智的,一方面要求当地政府约束渔民不要越境作业,另一方面指示外事部门联系罗马尼亚,要求尽快释放被扣押船只。</p>
这时候如果罗马尼亚方面就坡下驴,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了。</p>
8月17号,南斯拉夫“丰收”号渔船再次进入罗马尼亚海域捕捞,在罗马尼亚水警拦截。</p>
“丰收”号没有按照罗马尼亚水警的指示停船接受检查,而是加速逃离。</p>
在逃离过程中,“丰收”号和罗马尼亚水警船发生碰撞,造成一名“丰收”号渔民和一名罗马尼亚水警落水。</p>
水警很快被救起,落水的“丰收”号渔民却被卷入船底意外死亡。</p>
消息传到阿德里安堡,大批阿德里安堡民众涌上街头,要求对罗马尼亚进行反击。</p>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政府授权水警,在遭遇攻击时可以开枪射击。</p>
乔治这时候才注意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之间已经剑拔弩张。</p>
曼纳海姆作为灭火队员紧急飞往布加勒斯特进行调解。</p>
“南斯拉夫渔民闯入罗马尼亚水域非法捕捞,难道我们的水警连执法的权力都没有了吗?”</p>
卡罗尔很生气,认为俄罗斯的偏袒太明显。</p>
说白了就是捕鱼那点事儿而已,居然劳动俄罗斯外交大臣亲自跑一趟,您的时间还真是不值钱呢。</p>
卡罗尔也不认为罗马尼亚水警的执法有问题,毕竟是南斯拉夫渔民有错在先。</p>
“可以执法,不能过度,南斯拉夫是罗马尼亚的敌人吗?”</p>
曼纳海姆也很生气,为什么一个个的就不能安分点呢。</p>
如非必要,曼纳海姆也不想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p>
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对俄罗斯很重要,这俩要是打起来,巴尔干联盟就将分崩离析。</p>
这不是偏向谁不偏向谁的问题,即便俄罗斯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不会满意。</p>
南斯拉夫和俄罗斯的关系不用强调,看名字就知道,一个是南部斯拉夫,一个是斯拉夫总部。</p>
罗马尼亚王国自成立那天起就是俄罗斯的忠实盟友,历次战争中一直和俄罗斯的立场保持一致,保加利亚可是有前科的。</p>
“开枪的意思是可以鸣枪警告,并不是向渔民射击,这恰恰是为了预防冲突升级。”</p>
卡罗尔的解释并没有说服力。</p>
曼纳海姆相信卡罗尔也不是一心要和南斯拉夫开战,这人一心只想捞钱。</p>
但只要获得开枪授权,一线执法的水警就可能滥用职权,这根本无法避免。</p>
“如果因为开枪导致冲突升级,你能否承担相应责任?”</p>
曼纳海姆对卡罗尔越来越不耐烦。</p>
卡罗尔政变上台,本来就令人不齿。</p>
上台后又利令智昏,对内频频加税,对外重拳出击,导致国内外矛盾越来越尖锐。</p>
这样下去即便俄罗斯不出手,罗马尼亚也迟早陷入内乱。</p>
“责任难道不应该在那些越境非法捕捞的渔民吗?”</p>
卡罗尔瞪大双眼难以置信,除了俄罗斯那位想不开的沙皇,国王从不需为战争负责。</p>
威廉二世对世界大战的责任大吧,战败后流亡荷兰安然无事。</p>
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也没被追责,而是死于肺炎。</p>
欧洲这些国王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战争,根本原因就在于国王不用为战争负责,这才是真正的刑不上大夫。</p>
至于尼古拉一世,他如果不自杀,英法联军也不可能追杀到圣彼得堡。</p>
“我会要求南斯拉夫王国约束渔民,你先收回开枪授权。”</p>
曼纳海姆希望双方各让一步。</p>
“南斯拉夫如果约束渔民,我就收回授权。”</p>
卡罗尔希望南斯拉夫先认输。</p>
曼纳海姆微笑:“你确定?”</p>
卡罗尔顿时毛骨悚然。</p>
以俄罗斯对罗马尼亚的影响力,俄罗斯想对付卡罗尔甚至都不需要动手,只需发个不承认卡罗尔的声明,自然会有对卡罗尔不满的人主动站出来。</p>
格奥尔基:愿为君父分忧!</p>
波利斯:我要为外甥主持公道!</p>
搞定了卡罗尔这边,曼纳海姆继续飞往阿德里安堡。</p>
曼纳海姆刚下飞机就得到噩耗,生活在南多布罗加的保加利亚人不堪忍受当地政府的不公正对待,上街散步时遭暴力驱散,四人死亡,二十余人受伤。</p>
“我已经下令新闻管制,避免引发更大的麻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