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欧洲共主(2 / 2)

乔治持续发力,希望彻底打破英法主导的殖民体系。</p>

如果失去殖民地的输血,以英国和法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成为俄罗斯的对手。</p>

从古至今,只有超级大国才能拥有足够的话事权,欧洲这些小国家的崛起,纯属历史机遇的意外产物。</p>

“这样我们将成为欧洲公敌——”</p>

古契科夫的意志并不坚定。</p>

“不,俄罗斯必将成为欧洲共主!”</p>

乔治终于袒露心声。</p>

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造就了一系列意外,连鼻屎大的国家都敢于争取独立自主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体量,没能力知道吧。</p>

欧洲的封建割据,英国固然是永远的搅屎棍,和俄罗斯帝国也有很大责任,如果不是俄罗斯帝国这个“欧洲宪兵”频频出手,欧洲早就统一不止一次了。</p>

乔治希望俄罗斯能回到属于它的历史地位上。</p>

“没错!干他母的!”</p>

古契科夫血脉喷张,这才叫激进!</p>

和坦葛尼喀不同,迪纳奥加的造反之旅并不顺利,他和乌尔姆的事业在起步之初就遭遇沉重打击。</p>

英国派驻在苏丹的总督,是曾经参加过世界大战的伊恩·霍恩上将。</p>

霍恩阴险老辣,利用谈判将迪纳奥加的父亲诱至喀土穆捕杀,并派爱德华·雷曼上校率领殖民地军队围攻起义军,起义惨遭失败。</p>

迪纳奥加并没有灰心,通过意大利王国控制下的厄立特里亚再次采购一批武器弹药,重新杀回苏丹。</p>

这一次迪纳奥加学聪明了,不再和英国人做任何妥协,每到一地先把白人全部杀光,然后再和当地酋长联手,实力迅速扩张。</p>

从1899年起,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埃及独立后,苏丹由英国独立管理,大量英国人移居苏丹,喀土穆也因此成为非洲北部仅次于开罗的繁华城市。</p>

将白人全部杀光,是逼迫当地酋长加入起义的绝后计,即便不加入,英国人卷土重来,也不会放过这些没有保护好当地白人的酋长。</p>

迪纳奥加同时对殖民地军队进行渗透,获得了爱德华·雷曼的确切消息,由乌尔姆率领一队精锐,将爱德华·雷曼刺杀。</p>

到7月份,英国在苏丹的控制区,仅限喀土穆一地,其余地区都已经被起义军占领。</p>

伊恩·霍恩预感到情况不妙,7月底以返回伦敦求援为由,乘坐运输机离开喀土穆。</p>

此时喀土穆还有超过1万名欧洲白人。</p>

《泰晤士报》惊呼,喀土穆白人将遭到起义军的屠杀。</p>

英国政府并没有针对喀土穆白人的任何撤离计划,同样没有向苏丹增兵的计划。</p>

连《泰晤士报》都忍不住质问:难道英国政府不再为英国的海外移民提供保护了吗?</p>

8月初,俄罗斯外长曼纳海姆访问苏丹斡旋,希望苏丹起义军能开放一条通道,允许白人离开喀土穆。</p>

“对非洲的殖民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无意争论殖民的对错,致力于消除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仇恨,让所有人都能自由平等的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p>

曼纳海姆的发言振聋发聩,一个崭新的俄罗斯正在冉冉升起。</p>

(本章完)</p>

(/77725/77725875/1010019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