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并不需要直冲着目标飞行,而是首先爬升,这样就把火箭发动机宝贵的能量储存成了重力势能,等到了末端导弹再俯冲加速追击目标。这时即便火箭发动机已经熄火,导弹的能量依然比较充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先天缺陷。
两枚导弹在“妖孽”的雷达制导下,死死地盯住逃窜中的“威龙”,这回想要再诱爆,显然不再是被航炮子弹削尾巴这么简单的事情。
从洛克希德敲榨来的anapg81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在重量上只有装备于f22“猛禽”的anapg77的一半,虽然在对空性能上有所削弱,只有1200个收发模块,但是依旧毫不逊色于俄罗斯老毛子的t50上的主动电扫雷达。
而且在机头面积比f35更大一些的“妖孽”战斗机上,林默预留有足够的升级空间,他打算将anapg81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的收发模块扩展到3100个,搜索性能更能稳稳地超过f22“猛禽”,这也使得对于pl12导弹的控制能力更上了一个台阶。
一机两导弹组成的三点攻击阵形离“威龙”越近就越让蒋大队长难以应付。
这种距离,确实很难以让人反应过来,换成普通人,恐怕这会儿早就傻掉了,然后下一秒就被打爆成一朵大烟花。
与导弹组成攻击阵形,能够想到并如此使用出来的飞行员并非没有,但蒋大队长却没想到林默也掌握了这一战技,这得需要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战术想像力。
和林默之前所展露出来的战技一样,这些神奇的战术从未出现在任何一本飞行员战术教材上。
只有那些经过实战的资深空骑士通过言传身授才能传下来的战技,光靠啃本和看战术视频根本无法掌握。
蒋大队长非常清楚林默还未完成全部训练科目就被调了出去,但究竟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仿佛就是一个巨大的迷团。
不论蒋大队长如何规避,依然无法甩脱林默的“妖孽”,论起技术含量,“妖孽”还在“威龙”之上,原本“妖孽”的图纸就有成飞专家们的参与,一些没有应用到“威龙”上的先进技术,反而便宜了这架前掠翼战斗机。
与其堆在旧纸堆里吃灰,那些专家们非常乐意于有些不太适宜却又非常棒的技术在某些地方重焕新春,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能有出息,有用武之地,总归是好事。
轰!
从“妖孽”发射导弹到这一声爆炸,也不过电光石火般的数秒钟。
双方距离原本有十几公里,从肉眼难辨到猛然扑到“威龙”身边的爆炸这短短的几秒,对于高速的战斗机和导弹而言,这个距离一点都不显得遥远。
一枚pl12适时发动了末端制导攻击,爆炸将“威龙”震的机体一滞。
虽然机体外表没有损伤,但引擎却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故障。
在模拟对战中,服务器根据机体各个部件的参数值和故障阀值,会有推演出故障,双发引擎之一直接熄了火。
另一枚导弹紧接着扑来,脸色大变的蒋大队长死死拉住操纵杆,依靠剩下的一个引擎勉强做了一个诱爆规避机动。
单发ws15x引擎的18吨推力连推动“威龙”重达20多吨的机体明显力不从心。
轰!
歼20“威龙”机体被震得猛一歪,险些被爆炸冲击波掀入危险的尾旋状态,但是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导弹并非所有人想像中那么好躲,近距离诱爆更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技术。
王牌飞行员极其镇定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操控技术挽救了蒋大队长一次,他在竭力控制机体,不断调整姿态,利用“威龙”的气动力布局控制面尽可能改平。
较大的翼面积非但没起到稳定机体的作用,还和不正确的机体位置产生连锁恶性反应,生生造成了可怕的风阻,严重削弱了战斗机的速度,甚至连音速都成了奢望。
接连躲过两波共计四枚空对空导弹的攻击,这个成绩足以让世界上大多数飞行员哭着喊着冲上来抱粗腿拜师。
可是危险还没有过去,三点攻击阵的最强那一点依旧还在,但是蒋大队长已经无瑕顾及。
心中暗叫不好,蒋大队长立刻重新开始复点火程序,他并没有轻易放弃,多少次出生入死的高空厮杀,他并不缺少在最后万分危急关头翻盘的经历。
哪怕还剩下一尺的高度,那么战斗就还没有结束。
故障引擎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一道阴影笼罩了驾驶舱,蒋大队长抬起头来看到一架黑灰色的前掠翼式战斗机堪堪挡住了模拟战斗空间的太阳,仿佛从另外一个世界中跨越而来。
赫布斯特逆转!
ps:月票!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