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拿下央视首届标王(1 / 2)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3651 字 5个月前

在卜大芳那耶宾馆开业之后,不到一个星期那耶医院也低调开业了。</p>

医院毕竟是救死扶伤的地方,邓世荣觉得没必要搞什么开业仪式,直接低调开业就是了。</p>

反正离双旺镇比较近的七八个乡镇,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目前医院的病患来源就是这七八个乡镇的人,就是再怎么宣传其他离得远的病人也不会到这里来治疗。</p>

不过,即便只是这七八个乡镇,那覆盖的人口也有几十万了,堪比一些小县的人口,倒也不怕没有病人。</p>

而在医院开业的时候,邓世荣则亲自带队前往京城梅地亚中心参加央视的广告招标。</p>

说起这场招标会,就不得不提一個女人。</p>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一手开创了“央视标王”这个名词的央视广告部主任。</p>

此时,站在招标会现场的谭主任心里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是从去年开始接手央视广告部的,这个时候的央视广告每个时间段的企业广告报价都是统一的。</p>

尽管这时央视优质时段尚没有黄金段位之说,但是这块资源实际上已成为稀缺广告时段。</p>

毕竟,大家眼睛又不瞎,哪个时段的广告效果好,哪个时段的广告效果差,大家心里是非常清楚的。</p>

这花同样的价钱,谁都希望能够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放广告,但这黄金时段的广告位置是有限的,有些企业的负责人便产生了异样的心思,妄图通过走捷径和歪路子获得黄金段广告位置。</p>

企业间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谭主任每天都能够收到大量的熟人委托和电话叮嘱,可谓是不厌其烦,有些商业大佬眼见无法从谭主任这边获得便利,便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广告部的条子。</p>

一时间,广告部收到了大量数之不尽的条子,这些条子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够获得央视黄金时段的播放权。</p>

在这种不良竞争风气的影响下,央视广告部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p>

作为广告部的负责人,谭主任意识到这种不良现象必须要遏制了,央视广告的竞争模式也需要进行调整,需要更加透明和公平的商业竞争来代替目前的商业模式。</p>

于是,谭主任便提出了调整广告竞争模式的想法。</p>

她认为最公平和透明的竞争模式便是企业招标,招标的客户群体是面向全国的各大企业,各家企业凭借各自的本事来出价,最终出价最高的企业便可以获得央视黄金时间段的广告播放权。</p>

只是,这个想法却引来了许多人的非议,毕竟这种想法在这个年代太过于大胆和冒险了,广告模式的调整将会影响着央视的盈利,一旦调整失败,那么央视便会承担着巨大的损失。</p>

谭主任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再三坚持必须调整目前的广告竞争模式,这才有了现在这场招标会。</p>

一旦招标会成功,那谭主任自然是央视的功臣,可一旦这场招标会失败,那她的责任是跑不掉的。</p>

因此,在招标会即将开始的时候,谭主任心里可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自信。</p>

不过,俗话说得好,这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谭主任心里也没有过于纠结,在登台说了几句开场白,狠狠的夸了黄金时段广告一番后,就宣布广告招标正式开始。</p>

值得一提的是,这央视黄金段广告招标的最初两年,都是采用“暗标”的方式,直到1997年拍卖行介入之后,标王才由暗标改为明标,投标者可以多次叫价,逐步提高竞价。</p>

邓世荣清楚记得首届标王的价格,只要不是暗箱操作,他们邓氏集团中标那是十拿九稳的事。</p>

事实也正是如此,经过暗地里一番角逐后,邓氏集团以33333333元的价格,夺下了首届央视标王。</p>

这央视首届标王可谓是万众瞩目,是要被记载进央视的发展历程当中,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所以邓世荣选了一个非常好记的数字。</p>

而前世以3079万拿下央视首届标王的孔府宴酒,自然是中不了标了。</p>

这对于孔府宴酒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p>

前世它拿下首届标王后,销量的确是一飞冲天,也确实风光了一段时间,可由于经营决策失误、结构调整不力和盲目扩张使得企业很快就陷入了困境,最终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凉凉了。</p>

现在没能当上标王,或许没有盲目扩张,而是脚踏实地的发展,还会有一线生机。</p>

在尘埃落定之后,谭主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三千三百多万的广告价格,在这个年代是真的天价了,而这个天价也证明了她的策略是对的,以后在广告部就不会再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了。</p>

……</p>

处理完央视首届标王的事,邓世荣没有急着赶回去,难得来一次京城,他先跟亲家一起吃了顿饭,然后又到七座四合院去走一走看一看,顺便利用空间能力清理一下灰尘之类的。</p>

做完这些后,邓世荣才返回广西老家。</p>

……</p>

邓世荣回到那耶村已经是中午了,住在他家隔壁的陈小花热情的招呼道:“九公,你回来了,你还没吃午饭吧,我刚炖好一锅芋头,快过来吃。”</p>

邓世荣问道:“是黑苗芋吗?”</p>

陈小花笑道:“是的,我炖了两个多小时,糯得很。”</p>

邓世荣点了点头,走过去道:“那么多芋头里面,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黑苗芋了。”</p>

陈小花道:“我也觉得黑苗芋好吃,没有哪个品种的芋头口感有黑苗芋这么软糯了,可惜就是吃了嘴巴有点痒。”</p>

邓世荣道:“在黄泥地种出来的黑苗芋吃了嘴巴就不痒了,你明年可以试试看。”</p>

陈小花惊讶道:“还有这种说法,那我明年就试试看。”</p>

说话间,邓世荣已经走进了陈小花家。</p>

此时,客厅那里正用芒竹编蓝子装着一蓝子的芋头,炖了两个多小时的芋头,皮已经炖得裂开了,露出了里面青色的肉,光看外观就知道这种芋头的口感极为软糯。</p>

(就是这种芋头,口感真的非常糯,作者已经有二十几年没吃过了)</p>

陈小花用鼓油膏做了一个味碟,上面油光滑亮的,还拍了一些老姜进去,这芋头沾着味碟吃,别有一番风味。</p>

这芋头有芋母和芋子的区别,芋母的口感自然是比不上芋子,邓世荣一连吃了十几只芋子,又喝了一大碗米汤,这才发出感慨道:“以前穷的时候,肚子里没什么油水,这种芋头吃着都觉得烧心,现在肚子里不缺油水了,这芋头吃起来就美味得很。”</p>

陈小花笑道:“是啊,我爸就是以前吃芋头吃怕了,自从家里经济条件好转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碰过芋头,不管多好吃的芋头他都不吃。”</p>

“这个其实很正常,咱们村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再也不碰红薯,有些人再也不碰木薯,都是以前吃反胃了。”说到这里,邓世荣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大孙子。</p>

那小子当初最喜欢吃的就是蛋糕,结果因为不懂节制,有一次吃那种奶油蛋糕吃多了,直接就吃反胃了,还拉了好几天的肚子,从那以后,闻到蛋糕的味道他都怕,更别说是吃了。</p>

陈小花道:“我小时候也没少吃这些杂粮,但现在也同样爱吃,一点都不反胃。”</p>

“这个应该也是因人而异。”</p>

说到这里,邓世荣口锋一转,问道:“小花,你们两口子,这些年来也攒了不少钱了吧?”</p>

陈小花不知道九公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在九公面前,她自然不会藏着掖着,而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是攒了不少,家里现在有差不多五十万的存款了。”</p>

邓世荣一直记得前世晚年时陈小花夫妇照顾他的恩情,指点道:“这钱你们存着也没什么用,你回头跟你跟昌平说一声,留下平时花销的钱,剩下的就全部拿去深圳和广州那里买房或者买铺面,能买多少算多少。</p>

只需要再过十几年,这买下来的房子和铺面价格至少能翻十几倍,要是位置选的好的话,就是翻个几十倍都不奇怪,算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p>

陈小花闻言眼中一亮,说道:“谢谢九公,等昌平回来我就跟他说。”</p>

“不用客气。”</p>

邓世荣拿起旁边的水烟筒,一边掏烟丝一边说道:“这一转眼,你家阿宝也长大了,既然他已经高中毕业了,伱们当父母的有没有想过让他做什么?”</p>

陈小花闻言有些尴尬的说道:“九公,我跟昌平都只懂得耕田种地,没有什么做生意的天赋,哪里懂让他做什么啊!”</p>

邓世荣自然清楚他们夫妻俩的情况,其实早在好几年前,他就给他们指路了,不过这夫妻俩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乡下老家,没有出去闯荡做生意的心意。</p>

这人各有志,邓世荣自然不会勉强他们,俗话说知足常乐,他们夫妻俩不贪心,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他感觉这样也挺好的。</p>

毕竟,人活得开不开心,跟钱多钱少是不能划等号的。</p>

知足的人,只要衣食无忧,就能活得很开心。</p>

而不知足的人,就算有一天成为了全国首富,也一样开心不起来,他们是典型的一百岁都嫌命短。</p>

邓世荣一边往烟筒嘴上塞烟丝,一边问道:“那你家阿宝他自己有什么想法不?”</p>

陈小花说道:“他倒是有想法,说要搞一个什么溜冰场,只是这玩意我跟他爸都不懂,所以一直没答应给他投钱。”</p>

邓世荣拿着打火机“啪”的一声点燃烟丝,咕咚咕咚的抽了几口烟,才说道:“看来你家阿宝还真是挺有想法的,这建一家溜冰场的话,还是有搞头的,这个只要投钱把场地建好,再购买一批溜冰鞋回来,就可以坐等收钱了。”</p>

陈小花闻言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没想到她大儿子的想法,居然能得到九公的肯定,她不由得重视起来,问道:“九公,这溜冰场大概要投资多少钱啊?”</p>

邓世荣道:“这个就要看这溜冰场是建在哪里,要建多大了,你家阿宝打算在哪里建溜冰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