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82)(1 / 2)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道自在人心,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出来的一个理想型社会。

因有道德存在,而感觉社会更加美好,因有道德存在,民族而经久不衰,兴旺发达。社会道德不容忽视,无法替代,这也是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深深印记在心里并传承的一种优良传统。

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

自强就是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周易》从效法自然的立场出发,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人李咸用《送人》诗说得好:“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诚信:

诚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进而维护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厚仁:

仁是中国儒家学派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主体。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孔子认为,自上而下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仁爱”的发端,也是政治成功的保障。

“仁爱”的思想,对维系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贵和:

贵和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和睦、团结友善的文化精神。“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

《周易》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又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中也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话。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和”的作用。

“和”,对于一个人的性格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刚柔适中;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就是要和平共处、彼此融洽。古人贵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能与人和谐相处而能提出不同意见,小人容易苟同却不能与人和谐相处。

贵和,一向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重义:

义指道义,即行为是正义的或符合道德规范的。“义”与“仁”的关系至为密切,现在“仁义”二字还并称连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义”就是“仁”的外显,“仁”则是“义”的内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