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使,今天对我们东非而言是重要的日子,所以不要发生不愉快的事,还有马克西姆大使,你擅自离开自己的位置,总归是不好的。”</p>
为了防止英国和沙俄外交人员嘴炮,东非特意将马克西姆和威尔逊的位置调的很远,没想到马克西姆这個人这么记仇,专门跑到这里找不自在,于是在东非工作人员的调解下,马克西姆愤愤不平的回到自己的位置。</p>
观礼台上的小插曲终究没有影响到大家的观摩的兴致,毕竟这可是难得了解东非军队情况的机会。</p>
“东非国防军不管军容军貌,都十分合格,纪律性也极强,也只有我们德国军队能与之相比。”</p>
“他们的武器装备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军队,毛瑟步枪保养的十分良好,机枪数量也十分可观,还有各种口径的火炮,东非火炮自成体系,覆盖大中小各个类型,就是拖拽人员和我们有些差距。”</p>
东非很多部队的部分火炮拖拽工作已经完全交给了军用卡车,所以重新使用骡马来拖拽,自然不是很熟稔,毕竟一门七十五毫米口径速射炮就需要六匹军马配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短时间培训下的炮兵还是有些生疏。</p>
“东非人还是有眼光的,我们法国就装备了大量七十五毫米火炮,依照我的观察,这次东非阅兵中也是这种制式火炮最多,年前东非还特意向我国订购过十门七十五毫米火炮,看来东非很多将领和我军思路相近。”</p>
不可否认,东非对七十五毫米火炮比较青睐,但远不像法国劳伦斯大使所认为的那样,这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p>
早期东非确实不需要太多大口径火炮,毕竟东非的对手大多数是土著,用火炮对付他们都有些杀鸡焉用牛刀,加上早期东非开发程度弱,没有遇到过像样的堑壕战,火炮部队自然更偏向于转移,所以当时七十五毫米火炮生产了很多。</p>
但是最近十年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东非火炮生产类别已经趋向于多元化,尤其是在对南非堑壕战的研究中,面对马普托,罗安达那种军事要塞,这丰富了东非国防军的研究课题。</p>
在步兵,骑兵,炮兵,机枪兵组成的方队过去后,本次阅兵的看点基本也就没有了,这个时候,东非所谓“空军”也出动了,是两艘东非山寨后国产的飞艇,从国家大道上空飞过,给本次阅兵进行收尾。</p>
本次阅兵仪式,对在场人员而言是一场视觉盛宴,即便在欧洲也很难见到如此大规模的阅兵仪式。</p>
同时这次东非阅兵,很多武器装备得到体现,无不表明东非国防军和欧洲军事强国之间没有明显差距,处在“同一水平”,常见武器装备,尤其是重火力配备相当丰富。</p>
虽然受阅部队只有不到万人规模,但很多国家常备军也就十几到几十万规模,除了沙俄和远东帝国这种国家以外,当然,相对应的,两国武器装备在列强中也是最差的。</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