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3年时间,再次会试时,他信心十足地决心要中个状元。但是天违人愿,由于别人买通了权贵,状元却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钱谦益只得了探花,也就是第三名。
钱谦益的状元之位被他人夺去,这对钱谦益的打击本来已经够大了。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中进士不久,钱谦益的父亲就去世了,于是他离职回家服丧。而此时阉党把持着朝政,他们与东林党人势不两立,进行着激烈的斗争。钱谦益作为东林党人,所以很长时间得不到补官回京。后来钱谦益曾经奉命主持浙江科考,在“浙闱事件”中以失察罪被剥夺3个月的俸禄。
之后的几年钱谦益官场还算一帆风顺,先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少詹事等。但天启年间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异常激烈,他们在势力上此起彼伏。钱谦益成为东林党魁,成为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魏忠贤等阉党对其横加迫害,钱谦益因此被削职返回家乡。
魏忠贤一死,东林党咸鱼翻身。崇祯皇帝执政后,钱谦益应召回京,授予礼部侍郎。钱谦益作为东林领袖,士林魁首,清流们大力推崇,欲将钱谦益捧上首相之位,主持内阁。
可阉党并不甘心,他们死死抓住钱谦益在天启年间的科场案不放,不断地诋毁破坏,结果钱谦益“回籍除名为民”。而且他们还在钱谦益身上强加了几十条罪名,把钱谦益押至京城,关在刑部大牢里。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最终才得以获释回家。
到了崇祯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秋风扫落叶般地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明王朝危在旦夕。这时候,明朝的君臣才想到了钱谦益,崇祯皇帝决定重新启用钱谦益。但是,大势已去,李自成领导的军队不久就占领了京城,崇祯皇帝无奈之下悬树自杀,明王朝灭亡了。
钱谦益得知这一消息,心痛如绞,他的梦想又破灭了。值得庆幸的是,南明的福王在阉党马士英等人的拥护下在南京又成立了政权。钱谦益为了能在福王的政权中谋得官位,就违心地大力为阉党马士英歌功颂德,取悦阉党,终于换得了礼部尚书的职位。但他也因此遭到了世人的唾骂。
之后,满洲的清军不断挥军南下。史可法等誓死抵抗清军,英勇就义,奈何明朝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之后,清军*进南京,钱谦益等却没能像史可法那样誓死抵抗,为国捐躯。他们选择了投降清军,并且向清军承诺愿意帮助他们招降明朝的残余势力。
钱谦益本以为凭他献城和平定江南的功劳可以在清廷中实现自己做大官干大事的理想。然而,清政府是不会相信一个卖国求荣的前朝官员,只是授予了他礼部侍郎,官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对此,钱谦益十分失望,也十分气愤后悔。
不久,他就告假回到了家乡。接着又因谢陛等人私藏兵器的案件被牵连,锒铛入狱。还好事情查清后又放他回到了家乡。昔日的降清功臣,如今却成了阶下囚。钱谦益对大清政府彻底绝望了,从此他开始了反清复明活动,又成为了大清的不忠之臣。
钱谦益的政治生涯可谓是坎坷不平,他的政治抱负始终没有能够得偿所愿。反而,他在政治生涯中却留下了两个抹不了的污点:第一,为了求得官位而背叛东林党,投靠马士英等阉党;第二,他没能为国捐躯,而是变节投降清政府。作为一个政治家,钱谦益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失败者,但作为一位诗人,钱谦益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诗学大家。
在后世人们的眼力,钱谦益成了叛党、叛国的伪君子。
每当想起钱谦益的悲凉人生,王国鼎就不由得极为感慨。
一肚子学问和抱负的钱谦益,太亏了!
通过钱谦益的事,王国鼎总是在提醒自己,切不可陷入到毫无意义的派别之争中。
虽然王国鼎在县长和副书记中间感到是左右为难,但他想只要自己坚持从工作出发,从大局出发,不抱私心,不掺杂个人恩怨。一切做到问心无愧,其他的一切就随它去吧。
这是不是也有一点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消极呢?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你总不能为一些非原则的事情而和同僚伤了和气吧?如果一个地方的内耗太多,那必定是干不出什么业绩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