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蜕化(1 / 2)

这日,周海至寺庙烧香。归之,将入大门之时。突然,有一个汉子,蒙着脸面,紧身打扮,手持短刀,冲了过来,欲以行刺。

孟超一见,吃了一惊。

转瞬之间,眼看那蒙脸汉子,就要冲到周海所乘轿前。孟超回过神来,用手中武器——一对方铁锤,说时迟,那时快,挡住剌来的短刀。

并叫林伥、郭通两人贴身保护,掩护周海退回院内,自己出去迎敌。

孟超手持的这对方铁锤,锤头呈方形,锤身、锤柄皆为精铁铸成,重四十八斤,较短铁锤为大,为其所喜用。

上下左右,挥动铁锤,舞得呼呼生风,如一团球状。只见那对锤,外漆银粉,挥舞之时,银光流采,颇为雄美。

那蒙面人,怎见得这个架式,哪里近得了身?猫着腰,弓着步。左看右看,凶猛冲撞。正迟疑之间,寻找时机攻击,被孟超一锤打来,中伤蒙面人左腿。

“哎哟”,蒙面人叫喊一声,随即倒地。

众家丁见状,一拥而上,捉到蒙面人,以绳子捆了,来见周海。

周海叫人摘下面罩。猛然一看,感觉这人,好生熟悉。仔细一看,才知这人叫周勇,是锦龙村人,是周海儿时发小。

周勇头昂扬着,鄙视地看着周海。

周海气愤地问:“周勇,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行刺于我?”

周勇说:“没啥原因,我就是看不惯你。我们一起长大,你有何能何德,享受这样的荣华富贵。而我,如今我连吃饭都难,吃了上顿没下顿,凭啥?”

这一问,把周海问住了,无言以对。

原来,周勇父母早亡,是一个孤儿。长大后娶妻,生有两个儿子。

行刺周海之前,长子十五岁,次子才十三岁。妻子、岳父都已去世。岳母还活着,年已七十余岁,患病在身。

周勇生活在锦龙村,以种别人庄稼为生。一年当中,除交地租以外,所剩余无几,贫困至极。再加上,这年蝗虫灾害,庄稼颗粒无收,吃饭成了困难。

于是,带着患病的岳母,四处投靠亲友。

那些亲友们,都不是大户人家,本不富有,哪里养得起这么一大家子人?无可奈何之下,周勇携带一家老小,逃荒来到踵州。

周勇与长子,到大户人家当佣工,薪水少得可怜;再加上又要花银子,给岳母看病抓药,因此,入不敷出。

一家老小四口人,生活仍然无法维持下去。

这时,周勇突然想起,周海一夜暴富,如今发财发富。四处都有产业,何不到他那里讨口饭吃?定念及儿时之情,将他们收留。

这么想着,周勇来至周府,求见周海。

其实,周勇想得太天真,周海真的会像他想的那样念及情谊吗?不会,那是根本不会的。

因为周海蜕变了。

自从来踵州以后,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肆意挥霍。

周海一直享受着,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地,整个人变坏了,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再是以前那么善良、容忍、温顺,而是内心变得凶狠、小气、狂暴。

如今虽然拥有了财富,但他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总是想尽全力把自己保护起来,满脑子想的全是自己,哪里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呢?

当门卫通报之后,周海闻周勇来见,嗤之以鼻,不仅不见,而是叫家丁将周勇打出。

为此,周勇愁闷欲死。

但又转念一想,若自寻短见,岂不太没有出息?死了,像一条狗那样,无人知晓,不划算,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某日,周勇到酒馆,喝酒解闷。闲聊之间,与另一顾客,因言语不和,起了争执。一时动气,便拔出刀来,要与那人拼命。

那人,一看势头不妙,起身逃跑了。

此时,周勇很是解气。心想,看样子,只有动武,才能解决问题。

一时间,周勇又想起周海,心里忌妒得要死。

若周海富了以后,对故人好一点,周勇内心可能稍微平衡一点。但是周海不仅不会对周勇好,而且竟然与周勇不相认,周海简直太恶毒了。

又再加上,周海与周勇一起长大。周海以前也是穷困潦倒,现在却过得如此滋润,周勇心里太不平衡了。

周勇想:“周海凭啥那么富?而我却那么穷。我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活路,不如去把周海杀了,以解忌妒之恨,即使死了,也算值得。”

想到这里,周勇将岳母、儿子托给朋友。

这天,只身一人,带着短刀利刃,来到周府外,躲在一棵大树下。等到周海乘轿而来,便冲上去行刺。

结果,行刺未成,被保镖孟超抓住。

周海叫孟超把周勇关在私牢里面。

此私牢,设在地下室,三间牢房,一间审讯室。这是周海仿造官府衙门牢狱而建的,专门审问关押那些与周氏商团对抗的人。

周勇被关押在牢房里面,已经几天几夜。

孟超对周勇,具有同情心,实在看不下去,问周海如何处置?

周海说:“这也正是我思考的问题。你觉得呢?”

孟超说:“周勇家里还有年幼的儿子、生病的岳母,看在他可怜的份上,把他放了吧!”

周海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