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军屯(1 / 2)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3925 字 6个月前

傍晚,薛白去见了李泌。</p>

李泌到范阳也几日了,他虽不愿辅佐薛白,但对范阳的局势却十分好奇,每日薛白来询问他的意见,他都颇有兴致地听着,为了让薛白多说几句,难免要给些建议。</p>

“对了,今日张忠志的两个儿子带着一众生员在州学闹事,我让浑瑊将他们都捉起来了。”</p>

“未免小题大作了些。”李泌道:“几个少年郎顽劣,出动官军精锐。反而有可能让原本不大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啊。”</p>

“这话有道理。”薛白道:“可若放任这些将门子弟不管,只会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使之轻视朝廷。早晚要管束,早管比晚管好。”</p>

这些话哄得了旁人,李泌却能一眼就看出薛白的心思,道:“看来,你对范阳的现状不太满意。怎么?还想再敲打一下那些降将。”</p>

“不愧是李长源。”</p>

“过犹不及,小心玩过火了。”</p>

“这次不针对谁。”薛白道:“我想改变的是河北军队的现状,继而改变如今为防备河北导致的河南、河东、江淮重兵驻屯的情况。正想问问长源兄对此事有何看法。”</p>

李泌真不想为他谋划,可此事毕竟是对社稷有利,他沉吟了半晌之后,还是应道:“倒有一个法子。”</p>

说到这里,他目光看去,见薛白正好整以暇地坐着静待下文,一副理所当然听他出主意的样子。</p>

“但这法子雍王该是已想到了,又何必问我?”</p>

“还需要长源兄参详。”薛白道:“这样吧,我们各自写出来,如何?”</p>

李泌虽知这又是薛白笼络他的伎俩,可他确实乐于玩这样能比试智力的游戏,还是点了点头。</p>

“各自写下吧。”</p>

两人遂执笔在纸上写了各自的答案,交换一看,果然都是“军屯”二字。</p>

薛白眼睛一亮,道:“如此看来,此事可行。”</p>

“要防止河北藩镇割据,需复府兵制。”李泌道:“而复府兵制,当先恢复屯田。可要屯田,需先使诸军完全听朝廷号令,这么短的时间内,你能做到?”</p>

“勉力一试罢了。”薛白对此似乎并没把握,但还是问道:“长源兄可有办法教我?”</p>

“没有。”</p>

李泌回答得很干脆,说罢就闭上眼睛。</p>

他不太习惯范阳干冷的天气,坐在火炉边想维持他清高的姿态,可时不时地还是得喝口水,伸手去烤烤火,一动,忍不住又问了几句他好奇的情况。</p>

“处斩了李怀秀之后,契丹如何了?”</p>

薛白答道:“契丹内部推举了一个名叫楷洛的人当可汗,不知是李怀秀的兄弟儿子或旁的什么人。不好打探。”</p>

“名叫楷洛的人很多,李光弼之父便叫李楷洛。”</p>

“嗯。”</p>

李泌问道:“契丹可有遣使请求归附?”</p>

“那是自然。”</p>

李泌沉吟着,缓缓道:“范阳节度府应该还有不少叛军留下的绢帛,可与回纥、契丹、奚人开互市,以绢帛换取他们的牛,十万匹帛或可换三万头牛。再铸造农具,此事你当是擅长的,你曾造铁器派给你的私兵。”</p>

薛白道:“国事为重,何必含沙射影?”</p>

李泌道:“有了农具与牛,再出借麦种给河北诸军,开恳荒地。来年有了收成,只需要让他们把麦种加倍偿还,余下的粮食朝廷在市价之上增加五分之一买作军粮。”</p>

“如此,士卒们得了利,往后愿意耕地的人越来越多,钱粮的问题自能得到解决。士卒们的衣食都是来自朝廷,不会再受藩镇的鼓动造反,边境也能逐渐安稳下来。”</p>

薛白得了李泌这一策略,不虚此行。他却没有问李泌收服河北诸军的建议,他自有办法。</p>

“对了。”</p>

临时之际,薛白又回过头来,道:“近来愈发多人说,那夜没见过彗星。”</p>

李泌平静的面容上也露出了一丝忧虑。</p>

他是修道之人,最是擅长天象,有无异动、是否该因天授人时而改历,他最是清楚。</p>

但此事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当夜是否有彗星,而是圣人重用宦官,引起了朝臣们的不满。</p>

连李泌都在心中有所抱怨。</p>

“窦文扬有小聪明,但那不过是在奴婢之间勾心斗角的本事,丝毫不会治国,行事又不择手段。圣人重用此人,恐怕要出大乱子……”</p>

~~</p>

营州。</p>

叛军大将张忠志归降之后,表面上解掉了所有的军职,实则在平卢军中还是极具影响力。</p>

如今是封常清坐镇平卢,但安西军早晚是要撤回去的,到时,平卢还是他张忠志说的算。</p>

这日,他正光溜溜地躺在几個姬妾怀里,准备再生几个儿子,却得到了一个消息,顿时诧异不已。</p>

“什么?”</p>

“两位郎君在学堂闹事,闯了祸,先生让阿郎去领人。”</p>

张忠志眨了眨眼,还是没明白。</p>

倒不是这句话难以理解,孩子在学堂闯祸,师长把父亲喊来告状的事,他也见过。</p>

可他毕竟身份不同,不免怀疑是不是雍王想把自己骗到范阳除掉。</p>

否则这点小事,何至于此?</p>

张忠志连忙披衣而起,招来心腹幕僚商议。</p>

“防人之心不可无,雍王这是要对将军下杀手了,将军何不先发置人?召集兵马,杀入范阳,救回郎君!”</p>

张忠志原本有些迷茫,不知怎么做。听了这样的建议,反而有了决定。</p>

他抬手就给了谋士一巴掌,骂道:“你想害死我不成?!”</p>

要造反,得暗中联络兵将,除掉封常清,然后才能提兵范阳。</p>

可一想到接下来要面对的一个个名将,李嗣业、浑瑊,以及雍王,他心里根本就没底。</p>

“我就不信他敢杀我,否则平卢必起兵乱。”</p>

话虽这么说,张忠志还是派人联络了好几个降将,如田承嗣、侯希逸、刘客奴等等,备了厚礼,使人送给严庄,询问严庄事态的具体情形。</p>

这一折腾已过了许多天,张忠志不管两个儿子在范阳被关着禁闭,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安全。</p>

此时他便意识到,其实雍王并没有下命令让他在多少时日内赶赴范阳,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p>

终于,严庄的回信也到了。</p>

严庄收了重礼,委婉地透露出了雍王的一些意图。雍王如今打算与胡人互市,希望诸将能把以前抢掳的丝帛交出来。</p>

张忠志恍然大悟,原来雍王是缺钱花,才绑了他的儿子敲诈。</p>

那便去赎吧。</p>

他遂点其百余心腹护卫,暗带弓刀,前往范阳。一路上小心戒备,生怕被雍王设计除掉。</p>

可进了城门却无人来迎接他,他遂赶到雍王府上去求见,好不容易,终于等到有管事出来,结果却只是骂了他一句。</p>

“州学让你去教训儿子,你跑到雍王这来做甚?!”</p>

张忠志一愣。</p>

来人却还对着他这一方大将喝叱了几句。</p>

“怎么?知道自己的儿子顽劣,怕被先生教训,要雍王亲自去帮伱求情?!”</p>

张忠志这才意识到自己太紧张了,把一桩学堂上的小事视作生死攸关的大事来处理。</p>

他这才去往州学。</p>

此前幽州城内并没有州学,如今是把安守忠的旧宅开辟出来,修整了一番。</p>

张忠志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只见一个个生员们穿着干净简洁的冬衣,绕过立在正院中的孔子像,莫名感到一种肃穆之感。</p>

他找到州学教谕,报了他那威风凛凛、能震慑诸军的姓名,对方却是眼睛都不抬一下,看也不看他,道:“张惟诚、张惟岳之父,随我来吧。”</p>

教谕带着他往外走去,路过学堂时,能看到端坐着的少年郎们,正捧着书籍发出琅琅的读书声。</p>

其中一个少年转头看了这边一眼,愣了愣,起身,先向正在授课的先生行了一礼,告了假,向着这边走来。</p>

那是张忠志的小儿子,张惟简。</p>

一个月未见,张惟简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路时不再是以前那种横行如螃蟹且摇摇晃晃的痞像,而是端正挺直,从容优雅了许多。</p>

“见过父亲,见过教谕。”张惟简到了两人面前,叉手行礼。</p>

“好好好。”</p>

张忠志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连连点头。</p>

他本是奚人,拼杀了多年,好不容易才在河北立足,家族有了一定的地位。此时见儿子争气他不由畅想着有朝一日他的子孙也能像那些世家门阀一样。</p>

“父亲、教谕,你们是要去见两个兄长吗?我随你们去。”张惟简道。</p>

想到那两个顽劣的儿子,张忠志当即心情大坏,沉着脸跟着那教谕离开了州学,拐过一条街巷就到了提学司。</p>

路上,他还小声地向张惟简问了一句话。</p>

“三郎看着不太一样了,怎生回事?”</p>

张惟简道:“孩儿要像雍王那样。”</p>

张忠志虽然抵触薛白,甚至私心里还有些厌恶薛白,可儿子若能成为薛白那样的人自然极好,他遂伸手在儿子背上一拍。</p>

“好小子,有志气!”</p>

提学司是正儿八经的官署,规格与转运司一样,门口还立着两个守卫。</p>

通报之后,进了大堂。</p>

张惟诚、张惟岳两兄弟已经无精打彩地在堂上跪着了,杜提学则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p>

张忠志目光看去,见这提学官身材枯瘦,头发稀疏,脸上带着愁苦之色。</p>

“见过提学官。”张惟简与那教谕纷纷行礼,十分恭谨。</p>

论来,张忠志的品级爵位比杜甫还要高,可见了小儿子肃穆的表情,他莫名地就不敢在杜甫面前太嚣张,也跟着放轻声音,唤了一句“提学官”。</p>

他敬的不是官职,而是博大精深的文化。</p>

张忠志是个粗莽人以往还瞧不起书生,军中若有读书人甚至还逗弄一下,但今日气氛不同,他儿子敬先生,他也就跟着敬。</p>

尊师重道总是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