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地头蛇(1 / 2)

电话接通,林逸将这边遇到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

白老爷子在那头沉默了片刻,悠然道:

“宁省那边确实有道上的朋友,不过,他们跟咱们不是一路人。”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当年他们这批人,往上数几代基本没跟西北这边的江湖人打过交道。

一个是因为山高路远,隔着上千里地,压根就没有交集。

再一个,西北这边少数民族居多,民族信仰不同,而且民风剽悍,早年间也确实落后,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

“不过,据我所知,宁省这边,当初有两路人马算是在江湖上有一号的。一路,是‘河套王’马红奎;另一路是‘贺兰王’郭拴子。”

马红奎的大名,林逸有所耳闻。

这家伙是清末民初生人,金城陆军学校毕业,早年间投靠冯将军,参与“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号召。

后来在又投了老蒋,被任命为宁省主席,这“土皇帝”一坐就是十多年,也算是当年的一方诸侯。

虽说这家伙后来叛逃,最终借道去了洛杉矶。

可他当年在宁省的关系盘根错节,几乎涉及到各个方面。

主要还是因为,宁省当时交通落后,生产极不发达,加上位置边远,光头觉得无需控制太严,就把全省上下除了教育厅长的职务以外,全部由马红奎提名举荐。

即便如此,老马还是一连赶走了五任空降的教育厅长,最后还是把自己的人安插过去,使得整个宁省全都是他老马的人。

“不过,他这一股势力,在建国后没成什么气候,听说他们这些人的后人当中,有那么几个混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后来干脆拉大旗搞了个商会,做的都是正经营生,所以这事大概率跟他们关系不大。”

“那就是那个姓郭的了?先生,这个姓郭的到底什么来头?”

“这个郭拴子当年就是个土匪头子,自封‘贺兰王’。

这家伙早年间给地主放羊,放骆驼,后来打仗的时候还上过前线,也当过逃兵。

逃回贺兰山之后,就落草为寇,拉起了一个几百人的土匪队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仗着自己对贺兰山的地形比较了解,跟当时的宁省主席马红奎派出的缴费大队斡旋了小半年,愣是没让他们揪住尾巴。

这下可让郭寨主名声大噪,不少人都赶着来‘靠窑’,全盛时期,手底下养了三千多号人。”

要知道,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有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在自己身边落草为寇,马红奎的觉是无论如何也睡不安稳的。

于是,他又派出更多的人手前去剿匪,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帐下有人献上一计,说与其跟郭拴子死磕,倒不如招安。

马红奎觉得有道理,落草为寇也不过就是为了求财,我给你不就是了?

‘河套王’大手一挥,在兴庆府给郭寨主盖了好几套豪宅,然后又送了良田无数,并且承诺这些豪宅和良田,永远都是他老郭家的,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子孙后代依然可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