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要杀人(1 / 2)

(),

大哥死前的动静,他们这些兄弟或多或少都知道,朱棣担心的起身,小心翼翼的靠近朱元璋。

“搞哄么。”

朱元璋大怒,老四的神情,朱元璋看得明明白白,上前就动手,老当益壮。

“父皇,儿子错了。”

朱棣松了口气,连忙讨饶。

就像小时候一样。

那时候有大哥在,这种时候,大哥就会护着他们,父皇都会给大哥几分薄面。

“他敢抗旨不来,咱还不封他了呢。”

朱元璋冷哼。

“咱的大军不敢北上,他手里精兵天下无敌,岂能把咱放在眼里,说不定还瞧不上。”

“怎么会。”

朱棣急了,“大明天下,他安敢不动心。”

“嗯?”

“儿子又说错话了。”

子怕父。

朱棣痛苦又快乐着。

“他不来,咱如何封他。”朱元璋收回了手,对于眼前的老四,朱元璋内心也是满意的。

就自己的那些儿子里,如今能拿得出手的,还就是这从小调皮的朱棣。

小时候就胆大包天,和徐家的姑娘眉来眼去的。

“儿子再写密信回北平,骂他一顿。”

“算了吧。”

“我是看出来了,你这儿子并不怕你。”

“大哥也不怕父亲。”

朱棣接过话,最后一个字刚说完,朱棣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果然。

朱元璋沉默了。

朱棣低下头,这种时刻,还是不要刺激父皇的好,父皇今日能改主意,明日也能改主意。

其实朱高炽没来应天府,朱棣是松了口气的。

媳妇儿子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朱棣觉得自己在父皇的心中越重要,反倒是一家子来了应天府,那就只能看父皇心意了。

真要来应天府。

至少要等自己面接管应天府的军权,最好能引入北平的军队,如此才是妥当。

“老四,不要怪父皇。”朱元璋平静的说道:“嫡长制关乎天下稳定,是国家安稳之根基也。”

“今日咱改变主意,因为你儿子赢了,只此而已,为了大明,咱愿意让步。”

“但是嫡长子没有错,你的嫡长子会继承你,你儿子的嫡长子,会继承他的,如此才能避免父子相残,兄弟相残,不让国家陷入内陆啊。”

“父皇没有错,错的是儿子,儿子有野心。”

朱棣低着头。

“你是好儿子,咱从来没对你失望,只是你跟养了个好圣孙。”朱元璋自言自语:“三代之治,大明之福,天下之福。”

人算不如天算。

老大壮年病逝是朱元璋没有料到的。

老二急病而亡,也是朱元璋没有料到的,老三听说也病的严重,朱元璋派了太医去,山西并没有阻拦,回来也确认了。

老四的异军突起,以及老四儿子的改革,同样是朱元璋没有料到的。

太多的没有料到。

一个接连一个的打破朱元璋的计划,朱元璋内心颇为困苦。

“老天真喜欢跟咱开玩笑啊。”

朱元璋感叹。

“难道又要杀人吗。”

听到父皇的自言自语,朱棣情不自禁起寒颤。

周边的太监们,更是屏住了呼吸,深怕引起圣人的视线。

朱元璋突然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朱棣吓了个哆嗦。

“你儿子不来,让咱的计划落空了啊。”朱元璋喃喃道:“这是逼着咱杀人呀。”

朱棣迟疑。

父皇要杀谁。

……

朱元璋的旨意,突然下旨要求燕世子来京城。

“这很奇怪呀。”

“燕世子怎么可能来京城,如此岂不是自损颜面。”

“除非圣人和燕世子有私下达成的默契。”

“你是说?”

“圣人有易储之心啊。”

“哐当。”

那人的筷子掉落地面。

事情就怕人揣摩,天下聪明人太多了,这么多聪明人揣摩一件事,猜来猜去的,总有猜到真的。

真真假假,谁也无法确认。

但是应天府的确有了谣言,其中也有圣人的易储之心。

应天府各种离奇的小道消息,还有塞外的捷报,整个朝堂都慌乱了,更慌乱的是皇太孙一系。

“听说圣人有易储之心啊。”

“会不会想要易储给燕王?”

“至皇太孙于何地。”

黄子澄听到了一些议论,在屋中来回的踱步,他不是傻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此时的他终于感觉到了不对,越想越脸色苍白。

郭英的调离。

几位官员的调离。

不少外地的文武官员入京。

应天府禁军的将领,重要的职位部换了人,要么是圣人当年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要么是圣人的养子。

朱元璋布局能力很强。

不光在文官阶层打造了老中青阶梯,同样在武官阶层打造了老中青阶梯。

老一代的凋零了,但是有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郭英,忠厚的耿炳文,其余的中青一代也成长起来。

平安,吴杰,赵安,盛庸,铁铉,张玉,卢震,马宣,毛遂等等。

所以朱元璋牢牢的控制局面,没有人可以撼动他的地位和心意,哪怕是皇太孙一系也得按照朱元璋的规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