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豁出去了,明明是虚张声势,存心试探,却被他演绎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他虽始终暗暗揣测,以皇帝的韬略及深谋远虑,必已对燕国的异动有所准备,但要说刘季连燕王买马的举措都洞若观火,那便是纯粹胡说八道了。
匈奴对于马匹的贩卖,向来十分谨慎,特别是处于与中原民族纷争不断的年代,每卖给中原一匹马,便无异于资敌一回。
只是,燕王臧荼长年对匈奴百般示好,屡有馈赠,明显是将匈奴视为倚仗,当做自己的退路;
而对于冒顿来说,如此明火执仗地与燕王做军事方面的交易,也算是他关于进军中土设想的一次大胆尝试。
或许是因为征服草原的过程过于顺利,他的野心不断膨胀,甚至觊觎上了祖先们从未涉足的、长城以内的未知土地。
对于单于的冒险,大阏氏的母族呼衍氏和其他几大贵姓,都认为实在太过激进。
眼下,左贤王领地以东的秽貊与肃慎,以及右贤王地盘以西的月氏等国,虽被驱赶,却远未彻底臣服,时不时还会死灰复燃地反扑一下。
万一偷鸡不成,又惹得汉朝出兵,岂不是要呈三面受敌之态?
况且,各位首领对于燕王所许诺的、夺取中原后将会割给匈奴的地盘,兴趣都不大。
“那些土地上,连根苜蓿都不长,牛羊也养不活,只能种些庄稼。
可咱们匈奴谁会种地?难不成,抓些汉人去种地?
那岂不是还得再派人看守他们?还得时刻提防被汉人把土地抢回去。”
三大贵姓的各位首领,私下里都牢骚纷纷,汉地的器物虽好,但若真把人牢牢拴在中原地区,水土不服,实属得不偿失。
可惜,自打冒顿弑父的那天起,便乾纲独断,部落首领议事会“大吐扑兰提”早就形同虚设。
因此,大家眼睁睁地看着,右贤王哀嫩秘密运了一大批精良战马到燕国边境,只能旁敲侧击,婉言相劝,却不敢直接出言反对。
刘敬自不知这其中的背景,但他深切记得皇后的叮嘱,匈奴人也是人,匈奴的朝堂,也和洛阳朝堂一样,充满着勾心斗角与权力博弈。
所以,疑心生暗鬼,他误打误撞,恰好踩到了冒顿单于最深的隐忧上。
单于表面上力排众议,但心底深处,也是不太放心的——
他既信不过燕王臧荼的实力,也信不过他的承诺。
万一自己真的因轻信臧荼而失败,日后在这草原上,便无法继续一言九鼎的无上荣光了。
刘敬最善察言观色,他发现自己似乎说中了,信心倍增,继续张口就来,
“我们大皇帝明白匈奴卖马的缘由,也不打算计较这件事了。
他只是想请您不要出兵,并且,稍稍等待数月,战事自然会见分晓。”
“我若非要相助燕国呢?”冒顿磨着牙,发狠道。
“出兵一事,对您来说,太不划算啊。
臣沿途看到,遍地都是今春刚出生的小马驹、小羊羔,本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景。
听说夏天是它们快速生长的时节,也正是需要牧民们精心照料的时节。
草原上劳力本就短缺,您若出兵,便得抽调所有男丁从征,余下的老弱妇孺,还得赶着畜群,紧跟大部队迁徙移动。
如此一来,那这批羔,还能活下来多少,就不好说了。”
尽管身处膻味扑鼻的毡帐,但刘敬感觉自己回到了最拿手的主场,侃侃而谈,越说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