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危山战前遭受木华黎猜忌,轩辕九烨兀自变得循规蹈矩,期间经历了成吉思汗安抚、木华黎拖雷被俘诸事,方才因为木华黎的收敛而与之搁置私怨、一致对外。说来也奇,只要两大军师合作,蒙古军就没有打不赢的仗。然而,裂痕既已存在,如何可能消弭?轩辕九烨本也不是善茬,一遇契机,那裂痕重新裂变,事态的发展别说出乎木华黎的预料,甚至都不受始作俑者窝阔台的控制——
作为此战难得一个与林匪正面交锋还逃回成吉思汗身边的高手,木华黎在成吉思汗总结经验教训时当众冠以功臣之名:“鸣沙山第二战,我军因鸟雀陷,因鹰隼出。”
憋屈已久的木华黎难免扬眉吐气,与几个谋士规划下一战时,言辞对失败的林陌流露不敬。轩辕九烨本就为失去林陌而失落,闻言不忿,冷笑一声:“大汗一针见血,我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语戳破木华黎为何居功自傲,其实他是心虚——正是他在轩辕九烨提醒成吉思汗谨防中计的紧要关头,信心满满说了句“鸟集者,虚也”才会中计被林匪火攻!“因鹰隼出”是他,可“因鸟雀陷”也是他,所以大汗的赞誉不过是安慰?!
木华黎没想到低眉顺目了这么久的轩辕九烨何以竟当着这么多谋士的面教他下不来台,怒火中烧,口不择言:“轩辕九烨,此时强行掀起对立,意欲何为?难不成你主林陌不是失踪,是故意投敌?!”
轩辕九烨原是泄愤,谁知被上纲上线,累积之怒刚巧烧到火候,忍不住与木华黎撕破脸:“终于说出来了?一直以来你都在敲山震虎,借排挤我来逼退林陌,如你所愿,他一头撞进你罗织的罪名!”
换往常,成吉思汗闻讯必以“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调停,绝不能任由本就艰难的蒙古军败在两个军师的“相轻”,然而可巧不巧,成吉思汗听说这场争斗时,曼陀罗正哭责拖雷引林阡杀林陌而见死不救。霎时,过往的一切像一个大浪猛扑过来教成吉思汗脑子一蒙:
原来不是木华黎和轩辕九烨这两个军师在争功,而是他二人背后的拖雷和林陌在争权?!自己最宠爱的幼子,表面天真无邪、和林陌称兄道弟,实际竟宁可借敌人的手铲除这个暂时应该倚若长城的“异己”?
权斗只要明得太早,谁赢谁输就都不是赢家。成吉思汗因多心而误解木华黎,因林陌的离开而疏远拖雷,竟意外促成了窝阔台昔日“一箭多雕”的大幅进展!当局者迷,成吉思汗也未立刻看清窝阔台才是幕后黑手。
在这个萧条、冷清、迷惘、烦乱的黄昏,成吉思汗身边只剩木华黎、轩辕九烨等寥寥亲信,有心里话难道要找莫非那些外人道?可现在自己人分为两派还都因私废公,他满腔忧虑都不知找谁倾诉!直到雾霾散尽,正好见到那个顾大局的、尽心尽力为他排忧解难的窝阔台站在路的彼端,教他眼前一亮也豁然开朗……
成吉思汗与窝阔台同行,对窝阔台吐露,其实到这一刻他还没放弃,其实鸣沙山第二战尚未完结束,其实他内心大部分还是波澜不惊的,唯独怕他的间谍凶多吉少——“吾愧对长生天。”上次是对转魄演戏,这次是真心话,他清楚徐辕此番用的是反间计,但他怀疑此番跟西宁宣化之战不同,徐辕并不是模糊划定、而是精准锁定了“长生天”何许人也。
何许人也?当然不是众所周知的柴婧姿了。
“我本来还半信半疑,直到木华黎人前嘲讽我‘就你还想当刀王’。”尘埃落定,邪后掀起帐帘,“因为这句‘当刀王’,是主公‘一蹶不振’时天骄对我说的话,也是只有长生天才会注意的细节。而当时,柴婧姿已被天骄‘斩首’了——这就说明长生天九成可能没死,柴婧姿不是长生天。”
“我就说吧,你们若杀我会后悔的!”那女子得理不饶人——少有人知道,柴婧姿并没有死,且藏身在此。叶文暄的易容术以假乱真,先前是他将一死囚冒充柴婧姿被砍头示众。
而柴婧姿,不过是长生天事先选定的替罪羔羊。
然而天骄肃清之时,已将长生天的奸计识破,所以才假意迎合长生天“杀害”柴婧姿,尔后才施行尔虞我诈的整场“反间加火攻”——
反间计,当然要先骗过敌方的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