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军备竞赛(1 / 2)

中华之帝国崛起 诩人 1497 字 2023-08-06

bqg34

自1840年的中英争霸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在议论这场战争,议论英国的失败和中国的胜利,铁甲舰和后装击发枪的出现是中华帝国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而这两样的巨大威力也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军备竞赛。

英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之后一直是世界海洋的霸主,随着马六甲海战的失败,英国人也明确的认识到铁甲舰的厉害,虽然英国国内认为这场海战并不对等但英国对铁甲舰和大口径舰炮的发展也更加竭力。历史上在1849年,法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它成为海军蒸汽动力战列舰的先驱。但在经历过一场对铁甲舰的失败后,英国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845年在英国国内各方的努力下,欧洲第一艘铁甲舰正式下水,这艘4180吨左右的军舰被命名为“勇士”虽然是铁甲舰但其实就是在风帆舰的外面加了一层铁皮,在风帆舰里装了蒸汽机依旧保留作为辅助动力的风帆。在中国前去观礼的武官看来可以说“勇士”简陋而难看。

就在英国铁甲舰下水后不久,法国建成了“蹂躏”号铁甲舰,时尚的法国仿照中国去到了风帆完全依靠蒸汽动力,不过不管是“勇士”还是“蹂躏”号依旧没有像夏级那样装备炮台,火炮依旧像风帆舰那样布置在军舰两侧,相对于英法走到弯路普鲁士则聪明的向中国提出来购买铁甲舰的合同,在林宏的同意下马尾船厂按照上海级的放大版帮普鲁士王国建造了普鲁士的第一艘铁甲舰“腓特烈大帝”号,成熟的铁甲及舰炮技术和近七千吨排水量远超英法两国当时的铁甲舰。

虽然英法两国对于普鲁士向中国买舰的行为感到不耻,毕竟没有自己的技术买来也是白费。但“腓特烈大帝”号却深深的刺激了两国的海军。英法两国掀起了铁甲舰的建造狂潮,而其结果是引发俄国和奥斯曼的加入,普鲁士的铁甲舰不仅刺激了英法也刺激了波罗的海的另一个海军大国俄国,而俄国的铁甲舰建造则带动了黑海南边的奥斯曼帝国,其他的国家如奥地利和意大利半岛上的国家撒丁王国也相继开工建造自己的铁甲舰,只是相对的他们的规模和热情并不像前几个国家一样。

相比于欧洲各国的热闹,中国就显得淡定多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帝国在远东没有竞争对手,但随着四洋海军的扩编和殖民地扩张的需要,1845年六月,帝国议会通过了海军扩充法案,授权财政部在今后五年内向海军拨款三亿中华元为海军建造新式军舰。而海军的发展战略定位也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凭借国内强大的造船能力帝国完全可以在同时开建四大洋所需的主力铁甲舰到1848年中华帝国基本完成军舰的换代升级全面进入蒸汽时代。

虽然普鲁士拥有欧洲都没有的铁甲舰,但他们的主要目光却并不在海军,众所周知普鲁士以强大的陆军闻名欧洲,所以普鲁士对中华帝国的陆军的兴趣显然大过海军的军舰。1845年的时候普鲁士就向中国提出了购买陆军步枪和火炮的要求,对于这种事内阁和皇帝绝对支持,毕竟当时1845式步枪开始换装部队而已退役的1840式步枪数量巨大,普鲁士的请求既符合内阁关于挑起欧陆军备竞赛的战略又帮帝国解决了换装带来的退役装备堆积的问题,最后内阁在一半卖半送的情况下让普鲁士运走了二十万支步枪、两万门后膛炮和子弹炮弹生产线各一条。

在当时的欧洲大部分都还是滑膛枪的情况下,普鲁士首先装备了后装击发的步枪这对同为陆军强国的法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国内生产技术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法国也只能向帝国进购了近三十万支的40式步枪和几条步炮弹药的生产线。当然内阁也不傻,他们随后分别又向英国、奥地利、俄国、奥斯曼等国家推销前后出售了总数达一百万支的步枪,基本把退役的步枪都卖往了欧洲。

这些武器的出售直接导致军备竞赛的再次升级,像荷兰、瑞典、丹麦、西班牙、黑森、巴伐利亚甚至是两西西里这样的穷国也加入了这场竞赛,不过美国则依旧悠闲的窝在北美发展着自己的国内工业对这场军备竞赛视若罔闻。

一时间欧陆热火朝天,每个国家每周都有新的武器出现,今天法国下水一艘铁甲舰,明天英国就会有两艘下水。而这样的代价是惨重的,就英法两国的军费开支各自上升了14和21,占两国每年财政开支的102和129,大量的财富被投到军队和军队的建设当中,其他的如教育、基础建设、工业等方面的投资被大大地消减,短时间内还不会体现出来,但到了1848年时值欧洲大革命这些矛盾暴露无疑,欧洲的民众纷纷要求政府消减军费保障人民生活,就连民主的英国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游行。

面对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一面是国民的愤怒游行另一面是潜在竞争国的不断扩军,各国首脑和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局面。减军备还是不减军备,该怎么减?减完以后怎么办?自己减了对手还在增怎么办?

1849年初,就在各国纠结的时候,首站访问英国的中华帝国内阁首相陈柯杰正式向欧洲各国发出削减军备和签署军备条约的提议。陈柯杰的提议受到各国有志之士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