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七、睿智的有希(1 / 2)

bqg34

“如果有一件事同时存在着向好与向坏发展的相似几率,那么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朝着向坏的方向。”

有希说的这个莱维自然也是知道的。‘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错,那么就一定会出错’,这个其实是由一名空军工程师随口讲出来的一句在莱维看来主要是吐槽性质的话,早就已经成了知名度相当高的一条‘定律’。尤其莱维是在学校里教英语的,这种英语国家的著名言论,他自然大多略知一二,否则哪天要是被学生给问住了,那得多么丢人?

“其实之所以大家都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主要原因是人类往往对那些于己有负面效应的事情记忆更深。假如在一年中的十次重要事件里,有七次的最终结果是好的,而三次是坏的。那么最终会长期存在于该人记忆力,并在往后的时间里不断反复自我回溯加深记忆的,很可能就是那三次结果是坏的事件。”

一直说自己不懂人类情感的有希却忽然成了个心理学家。不过的确有希所说的‘不懂’,应该是指自己没有办法‘模拟’的意思,而并非她不理解人类之所以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这就像朝仓凉子说过她不太理解死亡对于有机生命的意义。她其实并不是说她不明白有机生命为什么都畏惧死亡,她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但只是无法切身体会到有机生命、尤其是人类的那种感受罢了。

莱维突然好奇,像有希和凉子这样,算不算某种程度上的‘移情能力’缺失?他以前曾看过一部超铃音颇为推崇的科幻片,其中人类用来检验对方是真正的人类还是人工智能克隆人的主要方法,就是测试对方是否拥有设身处地站在别人角度理解和看待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移情’并不等同于‘同情’。就像有希和凉子那样,理解他人的感受不代表拥有和他人同样的感受。尤其是凉子,她知道人类为什么会因为某种情况而沮丧悲痛,自己却不会感受到和人类同样的沮丧悲痛。

其实让莱维说,他觉得那片子里那测试的方法和理论都挺不靠谱的。他所说的不是‘移情能力’,而是指‘不具备移情能力的人就不是人类而是人工智能’这个判定逻辑。

说实话莱维见识过的冷血如爬行动物,对他人乃至自己的遭遇都没有任何切身感受的人多不胜数。这些人其中有些是遭遇太多麻木不仁,也不乏天生就缺乏敏感的一些‘先天残疾’。

像那些对任何自己以外的人和事都发自内心麻木不仁的家伙,莱维觉得他们还不如自称不懂人类情感的有希和凉子这两名外星人少女呢。

“对,你说的这个是没错。人总是对那些坏事印象深,好事则要看到底有多好。”

这道理就跟文艺影视作品中,悲剧总是更容易感染观众,更能让人长久铭记一样。人向来是对自己遭遇的不幸记忆更深刻,而幸运的事情则要视幸运的程度而定。正如有些家长坚持的体罚式教育,尽管当代社会肯定是不提倡的,莱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然也是反对。但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比起在他们做对了的时候给予奖励,果然还是在他们做错了的时候揍一顿,更能让他们记住什么是能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只不过体罚这种手段就像医学上的特效药。越是能迅速治愈病痛的药,往往其带给人的副作用也就越发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