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其实,蛮族和镇边王府可选择的都非常少。蛮族当真拒绝征召,镇边王府可另调三千人补上,但如此一来,蛮族与镇边王府之间的关系,也就变了。
如果这事情传出去,对镇边王府而言,不过受到一些呵斥和小惩戒,对蛮族而言,就可能要面对文朝朝堂的针对,会不会直接派兵来攻杀,都是两说。
杨继业看问题自然不会停留在这上面,也不知蛮族那边核心层的想法,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看着巫龙,说,“大哥,蛮族几家是什么态度?”
“少爷,镇边王府对蛮族征召战兵,这是从前朝就有的事情。蛮族即使不愿,也不可能不做。昨天晚上,蛮主们商议的结果,是等少爷你返回后,再商讨。”巫龙也不回避刘浪这个小王爷,反正对方也知道杨继业在蛮族的份量。
杨继业笑了笑,对巫龙说,“大哥,生蛮五支和我们之间,都是合作关系。我不可能也没这么大的脸面,主要还是他们一时间不知征召情由,才用完来说事。”
杨继业这样说既是实情,也是让刘浪别误会。如今,巫家寨给生蛮五支利益不小,有钱大家赚,而杨继业之前确实对生蛮五支有较多恩惠,但真正主导各支的决策,依旧是他们蛮主。
“少爷说的是,”巫龙笑笑,“少爷,读书人就不同啊,看事情一眼就看透底。”巫龙作为管理熟蛮的主事者,如今,手边的事情更多,自然也是明白不少东西。
“杨咏石,你也别太谦虚。多少年来,谁在蛮族面前好说话?也就你了。”刘浪笑着说,“如今时间很紧,王府那边也是如此,得尽快决定,才好准备发兵苏杭。不然,迟了可会军法从事的。”
“小王爷,最迟后天肯定会有结果。不会误事。”杨继业笑呵呵地说。
送走刘浪,杨继业和巫龙返回杨家,两人一起去见杨爸。说到苏杭倭寇之乱,那边乱局估计不下半年,沿海几省民不聊生,那是必然的现状。
杨盛文听了后,概叹一声。过一阵才说,“镇边王府发兵一万,原本是必须要做的事。可军方那边,谁主持这场平倭之战?”
“父亲,镇边王府那边也不知情。得到的,不过是按期到达集合地点,不然,军法处置。”杨继业说,巫龙虽然比他早到巫家寨,但对征召兵源的情况,也是不知。
“倭寇之乱,必然地方糜烂。”杨盛文长叹一声,为苏杭之地忧心,却又无能为力,“蛮族兵出战,勇猛有余,可也得看用兵之人。好在与王府兵马一起,不会太吃亏。驻军四千人马,到苏杭与倭寇对垒,很难成事。要多交小心。”
“兵凶战危,不管如何,都要小心。稍有不慎,全军覆没的例子可多了。历朝历代,都有先例可鉴。”杨继业说,“父亲,苏杭那边的危机,确实要有勇猛者力挽狂澜。前朝大宋,也是起于方腊乱苏杭,我朝自不能走其原路……”
“哦,你有什么想法?”杨盛文看着儿子。
“儿子不敢有什么想法,不过,蛮族之兵上阵,勇猛非凡,却是一把好刀。可得有人持刀杀敌,才能发挥利刃之功。”杨继业说。
杨盛文脸上的神态为之一黯,先前他就说道这个问题,但如今朝堂是朱子善当政,那边又如何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