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这中原,是该流血了!(1 / 2)

第482章 这中原,是该流血了!</p>

七月初。</p>

季夏。</p>

百姓换上了更为单薄凉爽的衣服。</p>

熙熙攘攘的街面上,时不时就有一辆摇着铜铃,或是单马,或是双马牵引的,侧开门,铁制新式马车经过。</p>

又或是,家境较为殷实的年轻人,摇摇晃晃,骑着一辆自行车,紧张大喊着‘让一让、让一让’。</p>

然后一头冲在街边店铺门前的柱子上,或是小贩的摊位上。</p>

引得路过的百姓,哈哈大笑。</p>

这些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在笑声中,爬起来,毫不气馁,扶起尚未熟练掌握的自行车,跨坐上去,继续在摇摇晃晃中,大喊着‘让一让、让一让’。</p>

在或是善意的笑声中、或是老旧保守派,跺脚大骂声中。</p>

继续前进、前进……</p>

金陵。</p>

这座大明的皇都。</p>

短短几个月时间,似乎什么也没变,又似乎变化很大。</p>

百姓还是生活的比较艰难,城内的各种物价,还在以缓慢的速度增长。</p>

于此同时,燕藩的新事物,不受控制的更为广泛的闯入生活中。</p>

大量的新式马车,自行车出现在街头。</p>

还有一种脚蹬的,三个轮子的自行车。</p>

金陵已经有一家车行,购买了这种三个轮子的自行车,雇佣百姓在街面上,从事载客的生意。</p>

一些年轻人,为了更好骑燕藩贩运来的自行车,虽然没有剪发,却悄悄的脱下了传统的大明服饰。</p>

换上了燕藩分体式新式衣服。</p>

从最开始,在城中僻静的弄坊小巷中骑行试探。</p>

当发现官府无人阻拦时。</p>

这些胆大的年轻人,开始穿着燕藩衣服,公然在城中几条人流密集的主干道骑行。</p>

不过,这些胆大包天的年轻人,暂时还不敢去金陵城的中央洪武大道如此招摇过市骑行。</p>

一些只有权贵富人光顾的上等绸缎庄,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帆布的布料。</p>

金陵城百姓,只是听说过这种,价格十分昂贵的布料。</p>

据一些在权贵富人家当家丁仆从的街坊四邻说,这种布料是权贵女眷,专门托大明海商,从燕王燕藩贩运回来的。</p>

据说,那些往日里,痛骂燕王的士绅老爷们。</p>

最先让自家小妾穿燕藩的新女装。</p>

很快,正房夫人不高兴了,也偷偷私下在宅子里,穿起了燕藩新式女装。</p>

百姓也不知这些传闻是真是假。</p>

总之传的有鼻子有眼。</p>

在这种变与不变的交织中。</p>

百姓有种光怪陆离、荒诞的感觉。</p>

就在百姓还在热闹议论着,这些让他们感到荒诞的传闻,同时拼命劳作,满足温饱时。</p>

金陵的上层。</p>

却因一个消息。</p>

震动、震惊、高兴、愤怒……</p>

啪!</p>

怒而拍案声,从吕府,吕本书房别院中传出。</p>

亲自站在别院外面,负责看守戒备的吕兆,听着书房传出,隐约扩散到别院外面的愤怒咆哮声,同样满脸恨意和愤怒。</p>

“怎么可能!胡相,那就是十万头猪,也不可能一天杀光吧?”</p>

书房,书案后,吕本满是褶皱的老脸紫红,大声咆哮:“这群倭寇是白痴吗,我们都通知他们,朱四郎的正面阻击和后方游击战术,我们都详细告诉他们了,怎么还会败的这么惨!”</p>

“咱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朱皇帝现在肯定也知道了,恐怕明天,不,很快,满城都会知道朱四郎大捷,还仅用五天时间……”</p>

胡惟庸脸也十分难堪。</p>

朱四郎打赢,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改变不了什么。</p>

可一旦满城皆知,无疑,会将朱四郎,以及燕藩的影响力,推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p>

原本。</p>

在宋濂、刘伯温、李善长等人,主动请求去燕藩看看。</p>

以及献土献民发生后。</p>

大明这边就有许多读书人,也都议论,是否去燕藩看看。</p>

但还只局限于议论。</p>

可此战,在极短时间大胜的消息,一旦传播开。</p>

恐怕,那些还只是议论的读书人,就会下定决心去燕藩看看了,这是一个十分不好的兆头!</p>

而他被朱四郎利用,更令人倍感屈辱。</p>

“吕大人,我们被朱四郎利用了。”胡惟庸满脸阴沉,视线盯着地面,头也不抬,突然开口,打断吕本。</p>

在吕本不解诧异注视下。</p>

继续阴沉道:“朱四郎当初在金陵城,大肆宣扬正面阻击和后方游击袭扰,就是说给我们听的,他就断定,我们一定会把这种战术告诉倭国诸侯联军,而他,就是要增加倭国诸侯联军的信心,让诸侯联军对燕藩兵入倭国充满自信……”</p>

如果他们没把朱四郎正面阻击、后方游击袭扰的战术告诉诸侯联军。</p>

诸侯联军或许……</p>

或许因为以前听闻燕藩的强大,就不会,猛攻叛军集团。</p>

会停留在兵库,为燕藩兵入倭国积极准备。</p>

这样,即便朱四郎利用海军战船,在诸侯联军身后登陆。</p>

也处于诸侯联军传统统治区。</p>

诸侯联军就能出动留守的军队,以及传统统治区内的百姓阻击朱棣。</p>

就不会败的如此彻底。</p>

朱四郎也不可能赢得如此酣畅淋漓。</p>

……</p>

吕本听闻胡惟庸分析,唇角狠狠抽搐,紧咬槽牙。</p>

牙齿都快咬碎了。</p>

他们又一次,成了朱四郎的棋子,被朱四郎玩弄于股掌之中。</p>

可恨!</p>

……</p>

哈哈……</p>

相较于吕府的愤怒气氛。</p>

御书房内。</p>

却传出爽朗笑声。</p>

朱元璋询问:“知不知道,老四他们什么时候回来?”</p>

蒋瓛忙笑答:“禀陛下,辽东锦衣卫飞鸽传讯的消息是在半个月前,算算日子,王爷的舰队,也就是这几天之内,会抵达金陵。”</p>

“另外,世子被王爷留在了倭国,毛骧、柳升、吕珍以及倭国的王仲业、李信辅佐,这些消息,都是从高丽保守派派来之人口中得知的。”</p>

朱元璋微微愣怔,“王仲业和李信是何许人?咱们中原流落到倭国的汉家苗裔?”</p>

“皇爷,不是,王仲业就是小早川仲业,李信是倭国义军集团内,一名教书先生,原名鸠山信,据说,这两人请王爷赐姓,应该是想推动,倭国整体汉化,彻底融入王爷的统治下。”</p>

毛老六现在是越来越稳固了。</p>

朱四郎竟然把燕世子朱雍鸣,托付给毛老六!</p>

可以想象,未来,毛老六在燕藩的地位何其高!</p>

朱元璋并不知蒋瓛想什么。</p>

略微沉吟,询问:“高丽保守派派来的人,有没有去见太子,太子有没有召见?”</p>

蒋瓛眼角猛地跳抖,忙把头低的更低,答:“禀皇爷,来人的确通过吕本,希望能见太子一面,不过,太子直接决绝了,并未给高丽保守派机会……”</p>

他认为,太子这件事上做的很对。</p>

太子这些年,为了笼络安抚保守派,太倾向保守派了。</p>

这没错。</p>

只要得到大明保守派的支持。</p>

即便是朱四郎,也无法威胁到太子的储君之位。</p>

但也不能太过了。</p>

因为是个人就能看出,皇帝是倾向全面效法燕藩进行革新的。</p>

太子可以倾向保守派。</p>

但若太子变成一个保守派,陛下一定会对太子十分失望。</p>

倾向保守派,只是太子稳固储君之位的权术手段。</p>

但成为保守派,就意味着,太子一旦拥有绝对的权力,一定会扼杀大明的革新。</p>

同时,还会冲击到太孙。</p>

因为太孙这些年虽然没有过分发表对革新的意见。</p>

但任谁都知道,太孙是支持革新的。</p>

陛下可以允许太子,为稳固储君之位,使用笼络保守派的权术手段。</p>

但绝不愿,太子变成一个十足的保守派。</p>

将来扼杀大明的革新。</p>

厌恶代表革新的太孙。</p>

以及,和朱四郎不死不休。</p>

因为,一旦太子真是个顽固的保守派,那么,将来一定会把扼杀燕藩这个革新策源地,当做必须灭亡的施政目标。</p>

也正是这些年,逐渐看清陛下的心思后。</p>

他就在琢磨,自己的将来。</p>

他开始,有分寸的疏远太子,把纪纲那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推到太子面前。</p>

这个野心很大的属下,对此十分高兴。</p>

殊不知,这都是他刻意安排的。</p>

而他,近些年,其实想靠近太孙。</p>

若是能得到太孙的认可。</p>

以太孙和朱四郎,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关系。</p>

作为太孙心腹,毛骧将来也不可能报复他背后捅刀子之仇吧?</p>

只可惜,这么些年了,他一直没找到靠近太孙的机会。</p>

……</p>

朱元璋微不可察点头,吩咐:“把大捷的消息,以及倭国诸侯之家、高丽观摩团随行的消息,都散出去。”</p>

果然!</p>

蒋瓛看到朱元璋点头,顿时浑身轻松,这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p>

当即领命道:“臣遵旨!”</p>

蒋瓛走出御书房,抬头看了眼天上的太阳,自言自语低语:“这件事情,办的热闹热闹,太孙那么尊重朱四郎,应该会很高兴吧?”</p>

……</p>

当天。</p>

蒋瓛为了讨好朱雄英。</p>

暗中操控。</p>

消息传遍金陵城。</p>

更以极为迅猛的速度,向整个直隶扩散。</p>

“大捷!燕王大捷!”</p>

“据说,从登陆倭国到歼灭十万倭国诸侯联军,拢共只用了五天时间!”</p>

“哈哈,那些意见领袖又预测错了,俺记得,这些意见领袖预测,王爷的军队,进入倭国后,就会陷入泥沼中,最后损失惨重,撤离倭国,果真,这些意见领袖的话,不能听!”</p>

“听说了吗,这回跟随王爷回来的,还有臣服的倭国诸侯家眷、就连高丽国主也随行,听说都是去燕京,观摩、祝贺燕王建国!”</p>

“俺就想知道,燕王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用什么名称。”</p>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p>

很快,百姓的议论,就从大捷,转移到朱棣建国一系列事情上。</p>

五日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