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就会给自己,给他们这个小家,带来很多麻烦。
叶茂浑身哆嗦。
朱棣继续说道“不过,我也会建议父皇,给你一个机会,之所以给你一个机会,有两个原因,你父亲的深明大义,以及你虽贪污,但并未对百姓做什么丧尽天良之事……”
贪污腐败。
如果动真格的。
历朝历代的官员,全杀了,肯定有冤枉的。
但是排成队,隔一个杀一个,绝对有很多漏网之鱼。
叶茂的贪腐,是一种顶层贪腐,对百姓的影响很小。
其次,叶茂的贪腐来源于海禁。
此事,本身就存在政策性弊端。
还不如借此,让叶茂做点事情。
比如,全福建的乡土村社建设。
只要叶茂肯用心做,布政使的位置,以及他在建安率先带头,完全是有可能做成的。
他不会把这些想法告诉叶茂。
但给父皇的折子中会提及。
如果叶茂上请罪折,提出,希望在福建推动乡土村社将功补过。
他就会建议父皇,给叶茂一个机会。
“我只是一个县令,没有惩处你的权力,别说是你,就是福建豪强,与我也没有关系……”
对待福建地方豪强也一样。
把这些人杀了。
地方动荡。
可如果捏着这些人把柄,让他们配合搞乡土村社,配合搞身股制商业模式,好处是不是更大?
若不老老实实配合,那就以海盗首领们供出的名单,选择性杀便是了。
上位者做决策,绝不因情绪影响。
一定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这样做,对他更有利。
对全福建百姓也更有利。
“你自己给陛下上一道请罪折,至于怎么写,自己斟酌决定,不过,最好发自内心,我能给你这个机会,很大原因,是因你刚才对我,发自内心的自我剖析。”
话罢,朱棣不再停留,起身走出凉亭。
翻身上马,策马离开。
叶茂瘫坐地上,抬头,目视朱棣离开。
满脸懊悔。
如果,如果当初这位来福建时。
他第一时间说明自身问题,会不会更容易过关?
……
两天后。
朱棣返回建安。
“燕王回来了!”
“俺可听说,燕王这回在闽县,全歼了八千倭寇!”
“啧啧!这位殿下带兵打仗的确厉害,就是不知,当县令怎么样?”
……
随着朱棣返回,建安百姓议论纷纷。
不过,对朱棣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夜。
一大家子人,一起热热闹闹后,随着一群皮孩子都去休息,府衙内安静下来。
房间内。
桌案旁。
灯烛摇曳。
朱棣伏案给朱元璋写奏折……儿臣以为,似叶茂,若其能在请罪折中,深刻剖析反省,主动请求在全福建推行乡土村社,可以给其一个改过自新机会……
……
此番,儿臣缴获价值二十万两白银钱货,就不上缴父皇了,父皇应该知道,儿臣立足东番很穷,应该不会惦记儿臣这点东西,父皇应该也看不上……
噗!
某刻,身侧传来笑声时,朱棣才顿笔。
抬头,就见徐妙云不知何时站在旁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