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难熬时光(2 / 2)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这个回答已经足够朱标意外了,但朱元璋并不看他,而是看着光幕想起来了后世所说的弥合南北之功,南地自古以来就兴商货,若是效宋兴之,北地当如何处?</p>

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答案,故而朱元璋只是说儿子可以了解一下,但自己嘛,需要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p>

“这税收之务。”忽然记起那少年郎所说,明天子打量了几眼乖宝宝状的朱棣朱橚等儿子,最终摇摇头交代朱标道:</p>

“法度向来要因地制宜,但这税收当慎之又慎。”</p>

朱标躬身听命,旋即也是努力给老爹挑一些舒心话道:</p>

“至少看这李自成之言,仍念我大明之恩。”</p>

听儿子提起这个,朱元璋对其人已经不太在意,毕竟隔着数百年呢,是能给对方送兵还是送粮?最终也只能因其言叹息一声:</p>

“二十万呵……于国而言,几似破碗。”</p>

华盖殿寂静无声,唯有马皇后朝着夫君肩头靠了靠。</p>

【话题回到贾似道这边。</p>

南宋末年,摆在贾似道面前的是已经可以说是糜烂的经济危机。</p>

连年战争彻底打烂了淮南,使得最基础的农业遭受了重创。</p>

战争带来的是军费开支的一涨再涨,宋孝宗时楮币两千万,宋宁宗时就已暴增至一亿四千万,等到宋理宗时已经攀升至两亿九千万。</p>

楮币可以简单理解为交子纸币,属于是宋金元都在用的增发军费的手段。</p>

而在农业重创和军费暴增的背后,是南宋愈发严重的冗官之患,这个就更简单,直接上理宗时监察御史的奏折就行:</p>

“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三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p>

从宋仁宗到宋理宗,官员人数增加了一倍,但领土仅仅只剩下三分之一,冗官之患可以说十分严重。</p>

北宋灭亡时,南下的金兵直接“物理梳理”了一下宋朝的内患,解决了三冗不说,还强行给物理均了田,南宋也依此立国。</p>

但这些官田很快被完颜构下令“诏尽鬻诸路官田”,或为满足军用,或为满足自己,使得南宋跑步进入了比较独特的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时代,在事实上造成了土地兼并空前的状况。</p>

北宋时所谓的奸相大地主如蔡京童贯等到了南宋都得掉眼泪,他们至多时拥地也就千顷,而南宋的大地主没个十万亩地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p>

张浚仅在明面上的土地就足足有六千多亩,而南宋一朝其,中佼佼者甚至能达成占地百万亩的“辉煌”成就。</p>

而土地兼并愈严重,农民起义就愈频繁,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就愈无可调和,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生死存亡。</p>

南宋当然也不是没人意识到,被有良心的官员数次提起的限田令和经界法都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但面对大地主的抱团注定无法取得效果,于是最终公田法从已经位极人臣的贾似道手中颁布了下来。</p>

而对贾似道来说,他看到的危机还要更大。</p>

北宋最初为了应对缺粮有过利籴法,即议价之后收购民间粮食。</p>

到了南宋后,利籴法迅速发扬光大,低价强买和交子抵钱都是常态,而这些成本最终又都会转嫁到百姓身上。</p>

从现代统计的古代米价指数上看民生的话,南宋一朝的米价指数虽然总体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最低点也依然要高于明朝平均线,明代一直到灭亡时米价才发生了陡升达到了南宋的平均水准。</p>

南宋百余年的经济繁荣确有其事,但是吧,这只是属于当时大地主、士大夫和皇家宗室的繁荣。</p>

但是对南宋贫民百姓来说,这百余年毫无疑问是千年以来相当难熬的一段时光。】</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