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contentadv"> “这辛弃疾,执剑能马上杀敌,一力破阵青史留名。”</p>
“执笔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留名篇唱千年。”</p>
“唯叹这南宋,不缺写词的辛弃疾,而需能领兵的辛弃疾。”</p>
对官家的这个感叹赵普略有无奈:</p>
“这辛弃疾跨千里效命已可见其赤诚,然而……”</p>
然而什么,在场的人都明白。</p>
于是赵匡胤也不再说话,沉默了少顷道:</p>
“这些词赋额外抄录一份置于朕书房,当以此自勉也。”</p>
【历史上,辛弃疾与陈同甫在铅山的这次文艺沙龙,被称作第二次鹅湖之会。</p>
这是南宋历史上相当值得铭记的一次会面,两个在朝堂上都不受欢迎的“杂音”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畅想未来把臂同游,算是辛弃疾晚年少有的快意时刻。</p>
或是受到了陈同甫的激励,当时已经赋闲二十年的辛弃疾也重新振作了起来。</p>
第二次鹅湖之会后陈同甫匆匆离去,辛弃疾很是思念这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写了一首《贺新郎》寄给陈同甫,陈同甫也和了一首《贺新郎》回赠辛弃疾。</p>
然后辛哥很开心,就又写了一首《贺新郎》回赠,可见两人感情之要好。</p>
而这第三篇《贺新郎》便是最为人称道,其中有名句:</p>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p>
能够很直观的看到辛哥的心态变化,不复《破阵子》中的哀叹。</p>
为啥振作呢?除了与陈同甫的高山流水,写这個词的前一年还发生了个小事儿:</p>
活了八十一岁的完颜构终于嘎了。</p>
给金国尽孝一辈子的完颜构不在了,辛弃疾多半是蛮开心的,是不是终于能议一议北伐了?</p>
结果“看试手补天裂”写完还没一个月呢,朝堂中传来消息:</p>
宋孝宗也不想当皇帝了,决意禅让。</p>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宋孝宗单纯就是赵构给熬废了。</p>
隆兴和议之后宋孝宗尝试振作过,努力提拔了一批主战派想要中兴北伐,但成果寥寥。</p>
要么是魏杞这样明明是北人却坚持要议和的;要么是蒋芾这样掌相位之后就直接背刺皇帝摇身一变成主和派的;要么是虞允文这样有能力但却猝然早亡的。</p>
终宋孝宗一朝,因为赵构的存在,中枢决策层一直都是主和主战打架的状态,回头宋孝宗还得去赵构那儿装孙子,心力憔悴了属于是。</p>
后人猜测可能还有金国那边即为的金章宗年龄太小的关系——宋孝宗比金章宗大四十岁,但按照隆兴和议的约定需要叫对方叔叔。</p>
总之,完颜构一死,宋孝宗飞速退位,谁都拦不住。</p>
就此宋光宗上台,但这位皇帝有个不省心的皇后,上能挑拨孝宗和光宗的关系使得父子生嫌隙,下能谋杀光宗宠爱的妃子把皇帝吓出精神疾病,最终导致宋孝宗从生病到病死,光宗都不闻不问,最终连葬礼都没有去吊唁一句。</p>
一个病怏怏的、不重孝道、精神有问题的皇帝激起了当时朝堂的不满,最终被赵汝愚、韩侂胄等大臣联手逼迫禅让,1194年,宋宁宗登基。</p>
被大臣推上位的宋宁宗算是个愚人皇帝,心思不坏,但缺乏主见而且别人说啥他信啥,使得韩侂胄非常轻易的就把控了朝堂。</p>
而对辛弃疾来说,这却是个难得的好消息,因为韩侂胄向如他这样的主战派发出了邀请,目的不言而喻。</p>
64岁的辛弃疾走马上任,出任镇江知府时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不胜慨叹,给十万哥刷了一波声望。</p>
只不过在当时,无论是雄心勃勃的韩侂胄,还是感慨万千的辛弃疾。</p>
又或是懵懂无知的宋宁宗,再或是沉迷享乐的金章宗。</p>
都想不到宋金双方的这一战成了蒙古崛起最好的一针催化剂。】</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