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大人领衔七位大人作为顾命大臣想必也会和臣等一样,为太后尽心尽力分忧。”杨小山决定打破僵局,点出肃顺。
“别提了,那肃大人。。。。。。”慈禧把离京后,肃顺对自己的种种不敬抖落开来,“那肃顺不仅对我们妇道人家如此,对我们的小皇帝也公然咆哮,小皇帝被他吓得啼哭不止。”
慈禧话已经说到这里了,但仍然没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她到底是想把肃顺怎么办?是要把他免职,还是入狱,还是干脆杀掉,这话真不好接。
恭亲王也在犹豫慈禧太后的分寸在哪,一旦接不好,轻了重了都会为以后共处带来不快。如果轻了,慈禧会担忧自己会不会和肃顺有什么关系,如果重了,慈禧会不会疑心自己杀心过重,堤防自己,这话真是非常难接。
杨小山是知道事情结果的,所以替恭亲王接了话,“想不到肃顺如此对皇帝不敬,对太后不恭,臣认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只有杀了这大逆不道之人,方能正朝纲。”
杨小山的话令慈禧另眼相看,想不到这镇国公和自己想法一样,而且很有胆色,不自觉流露出欣赏的表情。
恭亲王是多么聪明的人,他也察觉出了慈禧的心思,看来这肃顺真的惹怒了太后,于是立即道:“臣赞同常国公的意思,这肃顺该杀!”
慈禧看他们两人都表了态,心里非常高兴,她也恨死了肃顺。这肃顺在咸丰死之前还进言:“主少母壮,要杀了自己呢。”幸好咸丰帝心软,不然自己真是被他拿去陪葬了。
“可这肃顺是先帝任命的顾命大臣,万一搞不好被他反咬一口,那该怎么办?”慈禧也很忌惮肃顺,肃顺能力出众,心狠手辣,不是那种束手就擒之人。
“臣建议太后带其他七位顾命大臣先行回京,让肃顺护送灵柩,灵柩是一百一十八人的大娇走不快。只要太后先行回了京,和恭亲王达成一致,昭告群臣控制朝政,宣读八位顾命大臣的罪状,下诏书拿下他们。只有这样先下手为强,肃顺再有本事也没用。”杨小山献计道。
“不错,八名顾命大臣里肃顺是拿主意的人,其他人不足为惧,把他们隔开,只要他们不抱团,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恭亲王赞同道。
其后慈禧和恭亲王又敲定了具体细节,一场夺取最高权力的斗争由此开始。
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和七名顾命大臣从小道先行回了京城,一到京城第二天恭亲王手捧太后诏书,宣读了八名顾命大臣的罪状,当场解除了他们的职位,逮捕了怡亲王、郑亲王等七名顾命大臣,并派兵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正在护送咸丰棺材的肃顺。
紧接着慈禧发布上谕,下令将肃顺斩首,家眷发配宁古塔,怡亲王、郑亲王赐白绫自尽,其他五人革职的革职,充军的充军。
最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把年号“祺祥”改为“同治”,加封恭亲王为议政王,军机处领班大臣,处理军国大事,杨小山也因拥戴有功,封常郡王,成了僧家的小王爷。
这一年是辛酉年,史称“辛酉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