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输的不冤(2 / 2)

定河山 风雪云中路 1865 字 2023-03-26

“至于川中的那些世家,别看平日里面对王爷毕恭毕敬。但王爷若是一旦公开造反,老朽保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便是那些人。那些眼中除了自身利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墙头草,他们服从的只会是强者。以王爷眼下的实力,还远未到让他们俯首帖耳的地步。”<r/>

<r/>

“川中不可靠,京城不能留,去北辽更是下策中的下策,眼下唯一之计就只有一个走。您在川西路的群山中,秘密训练了三万大军。这三万大军,虽说无法出川中与朝廷争夺天下。但若是放在西域,却是一支谁也不敢小视的力量,甚至是雄霸一方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r/>

<r/>

“眼下盘踞西域的回鹘汗国内乱不断,又因为与我朝大军多年征战损失惨重,如今已经是国势日蹙。再加上西方诸国连年入寇,回鹘可汗已经失去了对国中的控制。以王爷之才,再加上这三万大军的助力,在西域打下一片天地并不是什么难事。”<r/>

<r/>

“只要王爷在西域站住脚,苦心积蓄实力。一旦天下有变,打回来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王爷是皇上的儿子,若是带兵东返,结果绝不会与回鹘入寇相同。王爷,不会认为皇上若是真的传位给英王,他真的就能坐住皇位吧。别忘了,他的外祖父是谁?”<r/>

<r/>

“当年淮阳郡王杀宗室,杀的是血流成河。皇上若是传位给英王,您以为天下的那些宗室都会服气吗?到时候,那些宗室搞不好首先就要乱。一旦天下有变,王爷以勤王的名义挥军东进。这天下,到时候究竟鹿死谁手那就两说了。”<r/>

<r/>

“眼下皇上虽说春秋略高,但身子骨还算康健,在秉政几年不成问题。王爷正可以利用这段时日,到西域积攒实力。以王爷的才华,在加上老朽的辅佐,以及那三万大军眼下比不上不足,但比起西域诸国来搓搓有余的战力,几年之内打下一片基业没有任何的问题。”<r/>

<r/>

老者这一番话,明显让蜀王有些心动。坐在这座富丽堂皇的蜀王别院中等死,那绝对不是蜀王的风格。否则,他也不会下决心破釜沉舟了。只是眼下的他,却多少有种坐困愁城的感觉。他知道,自己随时可以靠着这座别院中的两条密道逃回川中。<r/>

<r/>

但逃回去后怎么办?他并不认为,自己在川西大雪山中,密藏的那三万大军是京中四大营,以及西京大营的五万大军对手。即便逃回川中,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割据一方。但这样一来,自己的名声恐怕就彻底的坏了,再无争夺天下的可能。<r/>

<r/>

而两川看起来是天然的割据之地,但从三国时蜀汉开始。只要天下一统,或是周边有强敌环视,没有那个政权真的能够长期割据。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那是对普通百姓来说的。对于朝廷大军,那些天险未必真的是天险。<r/>

<r/>

无论是战国时秦灭巴蜀,还是三国时魏灭蜀汉,到东晋恒温灭成汉,那些所谓的天险又有那个,真的挡住了别人的大军?当年前唐朝廷不也是想着依靠两川天险,以及最后的十余万大军死守川中,至少弄一个割据一方的局面。<r/>

<r/>

可结局怎么样?不还是一样在大军的征伐之下,最终被亡国灭种?想要依靠那三万私军割据川中,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是很骨干。尤其是自己一旦形成割据,已经无异于公开造反。川中的那些官员与百姓,会不会真正的支持还真的两说。<r/>

<r/>

所以,对于现在的蜀王来说,返回川中也不过是多苟延残喘一阵罢了,也远非上策。而若是投奔北辽,倒也是一条路。可蜀王绝对不甘心,就此寄人篱下,将自己的命交给别人掌管。既然返回川中,向北都不是求生之路。那么眼前这位老者所说向西,倒不失为上策。<r/>

<r/>

见到蜀王明显有些心动,那位老者又道:“更何况,王爷身边现在看是三万大军,等到了西域未必就还是三万大军。王爷这些年,苦心与青海诸地的吐蕃诸部交往,青海吐蕃得王爷之助力甚多。王爷只要振臂一呼,至少在青海吐蕃诸部之中,征募几万勇士也不成问题。”<r/>

<r/>

“就算吐蕃诸部凑不出太多的勇士协助王爷,但青海一向出好马。王爷大可以利用这些部落,在最短的时日之内,将那三万大军尽数武装成为骑兵。而征战西域,骑兵正是适当其用。有了那三万铁骑为根基,西域谁又能奈王爷如何?”<r/>

<r/>

“我大齐这些年与游牧部族出身的北辽相抗衡,从未落过下风。甚至在对回鹘、吐蕃战事上,还屡屡占据上风,关键的原因就是我朝的骑兵战斗力,在面对那些游牧民族的时候,至少都保持着相等的战力。”<r/>

<r/>

“西域作战以骑兵为主,无论是吐蕃人还是回鹘人,都是天生的骑兵。西域又一向出良好马,只要王爷控制了西域,还怕缺少能征惯战的骑兵吗?只要有了一支能与朝廷抗衡的骑兵,到时候王爷无论做什么,是自立为王还是东进争夺天下,都处在一个进退自如的地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