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不会变通都寸步难行。可以说,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创新则是求变思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它让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古人观察到一种现象:“君子之泽,三世而转。”意即祖父创立的事业,到了孙子这一代就会败落。这种现象,至今仍然严重存在。但中华文化延续了五千年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历史,也延续了一百多年,即使在“9·11”事件后也没有衰落迹象。可见,只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项事业就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21世纪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美国的综合国力始终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迄今为止,尚没有迹象表明有哪个国家能在近期内赶上美国,这是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创新。电灯、电话、电脑,电影、电视、流行音乐,股票、快餐、流水线,网络、连锁店、高速公路,股份制企业、跨国公司、科学管理、行为管理,飞机、航空母舰、,各种现代化的事物,不是起源于美国,就是在美国成长壮大。
从很多方面看,创新似乎都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我们曾经津津乐道地宣传过一条经验:在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用60亿美元,购买了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技术,而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开发,仅美国一国,就至少花费了2000亿美元。今天,人们也只要准备1美元或再多一点钱,买个盗版软件、复制一篇论文、下载一种资料、买件样品,就可以享受他人花费上亿美元创造出来的成果。
对先进技术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引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人们决不能依赖引进。因为创新所包含的那些比较深刻的东西,特别是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无法“盗版”、无法“复印”、无法“克隆”、无法购买的。日本经济自1990年以来一直萎靡,其根本原因就是当它必须自己创新才能有所进步时,它就不知所措,迷失了方向。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就像中国古人所说的那样:“变则通,通则久”。
国家如此,企业、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任何企业、任何个人,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走;任何事,都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任何路,都有通往成功的走法;因此,人人都必须把创新视为生存斗争中高于一切的东西,力求创立一番新事业,走出一条新路来。
提到企业的创新,就不能不提到美国微软公司的创新,人们想到的,同时也是最为迫切需要的,理所当然是它们那每几年就开发出来的一代新主导产品:视窗95、视窗98、Wo
d97、Wo
d2000、Office2000、officeXP等等。但这些产品的推出,并不是孤立的。在微软,还有不少被人称为“怪术”的东西。如:
独特的办公室:比尔·盖茨认为,办公室和人的等级无关,和人的智慧有关。只有在一个独立的富有个性的环境中,软件开发人员的智慧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更大、更舒适的办公室不但不能使一个高级经理更加聪明,反而会助长其高人一等的念头,进而变得愚蠢。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微软公司在美国雷德蒙市的那片红杉树林中兴建它的总部,到如今总部员工有18万人,比那时多了上百倍,比尔·盖茨都力求让每一个员工都拥有一个单间办公室——大约11平方米,里面摆着一台电脑、一个小圆桌和几把靠背椅,没有沙发。不论是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都一样。
这种空间格局潜移默化地宣扬一种人人平等和张扬个性的思想,每间办公室,里面的陈设完根据员工自己的兴趣布置,最常见的自然是家庭照片,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野花、红杉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草、芭比娃娃、儿童画、饼干和各种零食、星球大战的模型、松鼠、其他宠物,有一个人甚至在办公室里养了一条大蟒蛇。
独特的考试与试题:到微软来参加面试,每一个面试者,要同微软公司的五个人到八个人面谈,有时候可以达到十个人,这同一般用人单位的面试相差不大。与众不同的是,面试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提问。他们说,微软文化中讲究公平和对等,所以不会让一个应试者同时面对一大堆考官,因为那样对应试者来说不公平。
面试的题目也很独特,以下是微软中国研究院面试中的一些“经典问题”:
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形的?
请估计北京共有多少个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