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最好的赐予(1 / 2)

(),

孙世宁自然知晓,孙府上下,与她贴心的也就冬青这一个人,所以薛氏有的没的提过两次,说要给她拨两个丫环过来,都被她婉拒了,她才不要放两个眼线在身边,独居小院,麻雀虽小五脏俱,红桃来了以后,热热闹闹的,更加不觉得孤单。

“冬青,你知道我自小离开生父身边,由母亲抚养长大。”孙世宁的印象中,从儿时起,就没有孙长绂的存在,她知道父亲还在世,只问过母亲一次,为什么父亲不来看望她们母女。

母女没有回答,更没有叹气,只是微笑着摸摸她的头顶,她以为得不到那个答案,却在半夜醒来时,发现母亲坐在窗棱边,静静的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满脸泪痕。

她知道母亲很伤心很伤心,所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提及过父亲二字,母亲更加不会主动去提及,直到母亲去世,她觉得眼前望出去,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剩下她留在尘世中,不得解脱。

这时候,孙长绂出现的格外及时,她听到他开口说话,那语声很温和很温和,她不知怎么了,忽然扑过去,紧紧抓住了他的衣袖,孙长绂没有明白她的用意,只以为她担心他会再次离开,连声安慰她,只说这次前来,是专程要带着她回去的,回孙家,回她真正的家。

父亲错了,那时候的她,抓得死紧,不过是想质问一句,为什么来得这样晚,为什么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有相见,既然曾经有情,难道连那一点点温情的施舍都不再肯给予,母亲犯了什么错,犯了什么错!

但是,她太累了,身心交瘁,这句话始终没有能够说出口,当父亲将她搀扶上马车以后,随着那颠簸的节奏,她昏昏欲睡,就没有完整的醒过来,她只有睡着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母亲还在身边,仿佛母亲的手就在发鬓边轻轻抚摸,减少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

再后来,她沉默的留在孙家,这个家从来不是属于她的,父亲在世的时候,碍于其脸面,她过得还算平静,再后来,父亲暴毙,一连串的变故,至始至终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的,也不过是冬青。

“冬青,父亲留给我这样的家业,我没有心生感激,我只想将其原封不动的还给弟弟,但是父亲将你留给我,才是真正让我不舍的,你是父亲留给我最好最好的赐予。”孙世宁说着话,鼻端发酸,觉得想要哭的冲动。

“姑娘,姑娘千万别这样说,老爷知道姑娘以后孤苦无依,所以对我说过,就算是死,也要保住姑娘,是我没有用,让姑娘在知府大牢吃了那么多的苦,是我没有用!”冬青比她还情绪激动,几乎要扑倒在地。

两个人在这样欢天喜地的时候,却不约而同的想到最阴暗的日子,冬青将孙世宁留下的首饰,一件一件送出去,最后连带着大夫人的遗物都拿出去当了,每次狱卒收了好处,打开门放人进去,她听得身边鬼哭狼嚎的声音,怕得身都在冒冷汗。

她更加害怕,有一天,她道了大牢,外头的人不让她进去,扔给她一句话,说是孙世宁已经被处决,以后都不用再来了。

她在孙世宁面前强装笑脸,回到府中,往往连残羹剩饭都没有留下,空着肚子,躲在被子里不知哭了多少次,直到姑娘提及尚有生路,让她找到沈念一,翻了案,平了冤,将姑娘从悬崖峭壁的最尽头,一寸一寸的拖曳上来。

老人常说否极泰来,否极泰来,便是形容孙世宁的处境,经历过这最糟糕最不堪的一场大牢生涯,她的处境慢慢开始好转,接手了孙家的家业,与沈念一的感情也趋走趋近,终于到了今天的定数。

孙世宁弯身搀扶住了冬青,轻声问道:“冬青,我想问你一句,等我嫁去沈家,你可愿意陪嫁?我只随你心愿,如果你想脱身,我给你一笔款子傍身,你返回老家也可,留在天都城内也可,以后嫁个诚实可靠之人,不用再做伺候人的活计。”

“姑娘,我不会组的。”冬青斩钉截铁道,“莫说姑娘想我留下陪嫁,便是姑娘要硬着心肠赶我走,我也会哭着喊着,求姑娘容我留下的,姑娘,我不要返回老家,家中早就没有亲人,我也不想嫁给什么人,留在姑娘身边服侍,才是真正的如愿,我要看着姑娘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再生三五个孩子,才是对得起老爷当日的嘱托。”

“我早就不把你当做丫环的。”

“我明白,我明白,但是姑娘身边不能没有一个诚信可靠的人,嫁到沈大人家中,只带一个丫环已经寒酸,当然沈大人是不会介意,想来他的双亲通情达理也不会介意,但是我心疼姑娘,不能再委屈了姑娘,让姑娘只身入了沈家,以后被人议论。”

冬青早就考虑过的,姑娘要是能够顺利嫁给沈大人,那是最好了,要是不能,她也在孙家毫无怨尤的陪着姑娘一辈子。

孙世宁轻轻叹口气道:“以后,你若改变主意,也不许瞒着我,尽管开口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