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崇德帝不想激化矛盾,最后让杜浮亭背锅,为此他特地请了朝中几位举足轻重的老臣进宫,颇为好脾气的交谈整夜,后位他心中早已有人选,不必任何人插手置喙,后宫的事终究是帝王家事,强留后妃在宫里,苦的只会是后妃。
他的语气看似软和,实则态度强硬,本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大臣自崇德帝登基之后也在他手下当了这么久的臣下,了解这位帝王独断的性子,如今又是柔中带刚,这么一番彻谈给了他们应有脸面,他们没真的敢和帝王反着来。
宫里的女人如今早没心思作妖,事前帝王就给了她们选择,想出宫为了自己博条出路的人,都在力证自己出宫也能自立门户,不想出宫的这时候也不会冒头找麻烦,她们求的不过是一世平安。
杜浮亭没与张玉安搭话。
这些话出他口、入她耳,就再没有后续,说到底这些东西也轮不到她插手,哪怕她心里明白崇德帝这么做是因为她,她虽为此感觉到压力,但是这些早已不是她所求,又不是她促成的这一切,她没必要大包大揽。
到了慈安宫,都无需等待通传,念善就领着杜浮亭入内。
念善只说带杜浮亭入内,是以张玉安只能将杜浮亭送到慈安宫门口,瞧着人安稳的步入慈安宫内,他默默的转身回去同帝王汇报。
甫一踏入店内,杜浮亭就闻到股檀香,柳太后礼佛多年,哪怕是从万佛山下来,到了宫里也是日日礼佛,若不然这偌大的宫殿也不会刚入内就闻见檀香。
杜浮亭没有肆意乱瞟,而是规矩的跟在念善身后。
念善见状点了点头,现在和以前可是不同的,以前是后妃,是主子,如今到了太后娘娘身边是要安分守己的。
她对杜月满不怎么满意,所以难免对杜月满的这位同胞姐姐也有偏见,哪怕知道这位是帝王的心尖尖,也没办法抹除偏见,但念善现在有所改观,虽然这位和杜月满容貌相似,瞧着性子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柳太后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杜浮亭,就朝她招了招手,亲昵的喊她阿浮,“到哀家这边来。”
杜浮亭未从柳太后身上觉察到恶意,从开始就没有,乖巧的走到柳太后身边,屈膝给她行礼:“杜氏见过太后娘娘。”
“不必多礼,我不是讲究繁文缛节的人,你只管自在高兴就好。”
“多谢娘娘。”杜浮亭笑着低声应诺。
她只当柳太后说的是客气话,并没太放在心上,毕竟君臣有别、尊卑有序,她不能坏了规矩。
但是她又不能表现太拘谨,柳太后明显有亲近她之意,她太恪守规矩,反而容易惹得人不喜欢。
柳太后似乎是能读懂她心思,拍了拍她的手,知道再多说别的话,她也不会安心,就没有再说了,有些事需得自己体会。
于是,杜浮亭就在慈安宫住下,几乎称得上与柳太后同吃同住,哪怕她想推辞,柳太后也是每餐都叫她坐下陪她用膳,当真没有将杜浮亭当做奴婢使唤。
杜浮亭心里承这份情,伺候柳太后比念善都要尽心尽力。
她倒不是故意抢念善的活,只是她没得办法。
一则,柳太后待她很好,她只能更加用心伺候,太后知道她不愿与崇德帝见面,每回崇德帝过来请安,都会叫她暂且避避,若是崇德帝过来的时辰一不小心撞上用膳,太后也都是叫她安心坐着用膳,把崇德帝晾在一边,等她用完膳到慈安宫后头去,太后才会叫人把崇德帝请进来,
二则,旁边崇德帝虎视眈眈,心底藏着让她留宫里的想法,她怕自己离了太后会生出变故,还是本分的待在太后身边最为稳妥。
又一次崇德帝“恰好”在用膳时,过来给太后请安,杜浮亭不动声色地撇了眼太后,乖乖的陪着太后用完膳,漱口净手,才出声叫宫人将桌面撤下去,自己则径直往后头走去。
柳太后眼底闪过笑意,等着已经看不见杜浮亭身影,才出声对念善道:“去把皇上请过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