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系统新任务(2 / 2)

本来还想去商店里面看一下,商店里的情况,有没有变化,但担心等会钟三郎找不到她,钟巧儿便从空间离出来,拿在手上的种子,也跟着被拿了出来。

刚把种子放好,就听到门口钟三郎的声音,“妹妹,你好了没?”

“好了,这就来。”

两兄妹出来,杨伯已经把晚上的收入算好了,晚餐因为多了不少点酒的,总的收入有10两多点,加上中午的4两,一天下来有将近15两的收入,刨除用掉的肉和酒的本钱,盈余有将近八两。

这对自开业来,就没什么生意的杨伯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大财’,更不用说对钟三郎这个长这么大连一枚铜板,都没拿过的人来说。

杨伯直接拿了四两递给钟巧儿,“呐,这一半是你的。”

钟巧儿知道,要不是杨伯给她机会,别说是四两银子,就是一两银子,估计都赚不回来。毕竟,干吃辣椒那种辣就是她吃惯辣的人,都接受不了,更不用说完全没碰过辣的人。

所以辣椒有这些价值,都是在把它当成调味料,做成菜才能被人接受。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酒楼的店面是杨伯自己的,想来在算成本的时候,这老爷子没把店面的那部分算进去,这也是在照顾她。

她现在日子不好过,老爷子照顾她的这份恩情,她记下了,将来条件好了,她再还回去就好。所以,老爷子递过来的钱,钟巧儿没推辞,“第一桶金就有这么多。”

钟巧儿知道一个5口之家的农户家庭,一年的花销也就这些,很多日子过得艰难的,甚至一年就花两三两。就她手上这四两银子,省着点花足够,他们一家子一年的花销了,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想到早上老爷子说的,钟巧儿又递回二两给他,“这二两是我三哥的束脩费。”

“这个还是等我校验合格了,再说。检验不过关,给我再多的银子,我也不教他。”

“那好吧。”钟巧儿转而把银子给钟三郎,“那三哥你拿去买笔墨。”

钟三郎也没接,“我说过在家里条件好起来前,绝对不花家里的银子去读书。而且……”钟三郎往自己的袖子里拿了五个铜板出来,“中午休息的时间,我出去了一趟,帮人看书信挣的报酬。”

他中午还为自己挣到几个铜板而开心,这会儿见妹妹挣手上的银子,发现自己挣的这五个铜板,压根就不算钱。

但这是他第一次凭借本事挣的银子,他很开心。

古代文人的清高,让他们不屑与赚取利益的商人来往,认为这些商人满身铜臭味,很少有读书人愿意去街边摆摊卖字画什么的。

像钟三郎这样去给人读信收钱的,同样很多人不屑于去做。

但钟巧儿却觉得,那些读书一心只想考科举,其他的都不愿意去做,甚至看不上的人,当官后多数是不了解民生,这样的人想要当好官,也是有限的。

她很赞成钟三郎,多跟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打打交道,也多去体会体会,各行各业的人的辛酸,将来有一天真的当官了,谈造福一方百姓,才能有的放矢。

如此一来对钟三郎掏出的五个铜板,钟巧儿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我建议三哥不要把这铜板花出去,而是记录下来你挣得这个铜板的过程,还有你自己的心里历程。日后拿出来看,会觉得这些东西特别有意义。”

“我赞成巧儿丫头说的,这铜板不要花,按她说的那样存下来,等将来你功成名就的时候,时不时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看看,时刻提醒你不要忘了年少时候的困境。”

钟三郎听两人这样说,也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那我就把这五个铜板留下来。”

“你这个妹妹小小年纪,很不得了……”

想当初他出世前,身边要有这样一个人,时刻提醒着他。可后来,随着官越做越大,渐渐把曾经的苦日子都给忘了,对身边那个经常提醒他的人,也不再有年轻时的耐心,渐渐忽略了她的感受,直到她病逝后,自己仕途也出现问题了,才去追忆那些被他忽视的东西。

食天地就是他为了追忆那些宝贵的记忆,而开的。

这样想着,他看向钟三郎,“为人者,什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