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苏记(1 / 2)

“苏记”果酱铺子经过了两年的“酝酿”,这里的果酱已经畅销大江南北。

然而因为只有在夏初到秋末这半年时间才供应,而且每一批次的货品都是限量,所以经常是供不应求。

即便是在都城,也有不少高门大户为了抢购一套新出的果子酱系列发生口角,甚至两方大打出手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情。

没有办法,这果子酱实在是口感细腻,味道多变,而且味道甜得不腻,酸得不呛,总能够酸甜适口击中绝大多数人的味蕾。

原本“苏记”的果子酱是女顾客占大多数不过这果子酱酸甜适口,老少皆宜,更何况之前背后的掌柜出了一本限量“食谱”,专门告诉买到的顾客们怎样搭配果子酱和其他吃食更加美味,让这果子酱有了更多的吃法,大家就更加争相抢购了。

倒也不是没有人要求这背后的掌柜增加销售量,但是不知为何,这果子酱的产量始终没有增加,只是每月五百套的销售量,一到秋季寒风萧肃的时候,便停止售卖,第二年再继续。

五百套的果子酱,每套少则三款,最多一次有五款,本就数量不是很多。

即便是有不定期的“经典系列返场”活动,也是供不应求。更何况除却都城,在江南的杭州府和北地的凉州城都设有分店,几个店铺分这本就不丰厚的“总量”,三家店铺的掌柜每次都恨不能露胳膊挽袖子打一架,只为了能够多争取一些销售额。

如此连续两年,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从最开始的热情呼吁,到后来的愤怒抗议,到了现在,大概是所谓的“再一再二不再三”,大家已经被这“苏记”掌柜的怪脾气弄得自己反而没脾气了。

当然,顾客经常因为买不到而“怨声载道”,同样是经营甜品的铺子可是暗中活了心思——既然“苏记”果子酱有那么大的市场缺口,他们这些人的机会可不就是来了?

于是一时间各种各样仿制的“果子酱”如雨后春笋一样接连纷纷冒头出来,质量良莠不齐,口碑好坏不一。

不过有一点则是相同的——无论这些后来的东施效颦者多么“努力挣扎”,都没有做出“苏记”那种口感丰富层次细腻的果酱口感。

毕竟绝大多数人还只是想到在果子酱里面加入白糖或者蜂蜜调整味道,加入盐巴或者牛奶都算是“独树一帜”了,如苏青鸾这般加入香辛料调味,别家还是一时半刻想不到的。

而苏记这边核心的工作人员都签署了保密协议,更何况具体香料和盐巴糖分的添加比例都是只有苏青鸾才知道,所以更是不可能将配方泄露出去。

更别提除却优秀的味道和能够大幅度延长的保存期限,“苏记”的果子酱每一个系列的包装都有不同的巧思,偶尔还有所谓的“限量版”“隐藏版”,不少顾客为了那精美而新奇的外包装,也舍得花银子去买果子酱——毕竟平均二两金一罐的价格,能买下来的都不是什么寻常身份的人。

而身为“苏记”真正的掌柜和“技术股东”,苏青鸾现在的日子愈发过得滋润起来。

先不说因为“苏记”,每个月都有丰厚的流水入账,就说“鸿福楼”那边每个月因为苏青鸾的新菜而支付的分红,就足够苏家过得丰衣足食了。

现在苏青鸾已经在镇子上之前那最繁华,但是当时还奢望不起的“商业街”上面购置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苏记”铺子,不必再租用谢家的,自然也无需另外支付租金。

原本苏青鸾觉得和谢家这种合作对象做生意属于“与虎谋皮”,毕竟自己这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姑,实在对冲不起那种豪门大户,若是吃了亏,多半是要捏着鼻子认了。